又一新兴运动火了,年轻人爱上了“老年版网球”
“ 近些年,我们的运动好像开始降级了 。 ”
往往体育运动都被贴上了
但近些年,我们的运动貌似抛开了传统观念,开始不约而同的投入到“新”户外运动的热潮之中了。
橄榄球被腰旗橄榄球占了风头,不需要厚重的装备,没有激烈的身体对抗,防守方只需拉下持球进攻方球员腰带上的腰旗,就能得分。
冲浪和滑雪,被路冲完美平替,不用花大价钱买装备或是去特定地点,拿起路冲板,随时随地感受扭动的快乐。
足球场被飞盘所占领,一个飞盘几十块钱,人凑齐就能开始玩,就算体力不太好,也能乐享其中。
“随着年龄增加,不知何时开始,运动也开始变得力不从心了。”
但对于热爱运动的人来说,挖掘并尝试新兴运动方式的乐趣难以抵挡。
01 匹克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
最近,中产最爱的网球运动,被降级为了匹克球。
虽然打法和网球类似,但是匹克球场比网球场一半还小,相当于一个羽毛球场,玩起来就像是拿着大号的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场玩双打一样,跑动范围不大。
由于匹克球比赛过程中,双方队员更多的是站在网前连拍击球,双方的距离很近,更具有社交属性,这也是匹克球独有的特点之一。
比赛采取11分制,节奏快,往往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回合。
常见的匹克球拍长398mm、宽194mm,重量在200到250克之间。最初的匹克球拍大多为表面光滑的木质,后经过革新,逐渐被运动表现更好的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新型材料所逐渐替代。
匹克球则是直径为74mm的空心塑料球,根据国际匹克球联合会规定,大多为白、黄、绿等较为醒目的亮色,表面布有26个(室内)或40个(室外)圆孔。
相较于高门槛的网球来说,匹克球以简易和高度娱乐性,让它成为目前最新潮的运动方式之一。
匹克球也让许多中年人走上了球场,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娱乐项目。
“一下就学会了,感觉我打过的各种球的技巧都能运用上。”
“只需要一副球拍,上个入门课,再上场打个几局,基本上掌握了,后续也不用报班请教练。”
“打网球根本跑不动,除了昂贵的场地费外,现在接个球都费劲,篮球体力又跟不上,但是匹克球真的让我重新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一位刚满54岁的叔叔拿着球拍说到。
匹克球正在席卷年轻人以及中老年人。
02 “退休运动”燃起巨大“产值”
匹克球最开始因为其强度低、好上手,在美国一度被称为“老年版网球”,也作为美国老年人的专属“退休”运动。
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中期,住在西雅图旁边一座小岛上的三个男人——比尔·贝尔、巴尼·麦卡勒姆和乔尔·普里查德,他们想一起运动,于是便在后院的废弃羽毛球场拉了一条网,找不到羽毛球拍就用闲置的乒乓球拍代替,还把宠物狗“匹克”心爱的玩具塑料球抢了过来,就这么开始玩,一玩就是十年。
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这种游戏如何从华盛顿班布里奇岛的后院传播开来,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种运动游戏便无处不在了。
如今,这项运动被认为是美国发展最快的运动之一,得到了各大品牌 、职业运动员和明星的支持。这项运动的吸引力很大一部分在于任何年龄人群都可以参与。
左边为NBA老鹰队当家球星特雷·杨右边为他的队友德安德烈·亨特
据美国体育与健身行业协会报告显示,2021 年匹克球吸引了480万美国球员,比前一年增加了40%。
匹克球的火热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价值。
据《匹克球拍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匹克球拍市场规模约为1.528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能够实现2.561亿美元。
而随着匹克球服装、球鞋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少运动品牌也开始入行,Adidas、FILA、Lululemon等运动品牌甚至还单独设置了“匹克球”分类,更有奢侈品品牌LV跨界于2021秋冬推出63万元含球拍、球、球网和收纳箱的匹克球套装。
除此之外,根据Technavio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6年,匹克球球服市场预计将增长6.803亿美元,仅在2022 年的规模增长就达到了9.4%,北美市场的增长态势最为显著。
强大的增势也让这个市场变得更加活跃起来,年轻人对匹克球兴趣的提升,不但让装备商家尝到甜头,同样也让运动场馆看到业务拓宽的机会。
现在许多传统的球馆,也开始将一些场地开始重新规划,势必要给匹克球腾出位置。
据悉,截至2023年11月,预计美国将举行80多场匹克球相关赛事。各大城市正争先恐后投资,期望跟上实际场地需求。各私营企业正在积极应对飙升的需求,俄亥俄州的Pickle Shack每天24小时开放。
据了解,去年9月29日,詹姆斯与其商业伙伴Maverick Carter宣布,将以收购一支球队的形式,支持美国职业匹克球联盟(Major League Pickleball,简称MLP)的扩军计划。
虽然球队具体名称尚未确定,但有消息称,该球队有望在2023年作为MLP四支新球队之一正式亮相。
除此以外,包括凯文·杜兰特、汤姆·布雷迪等在内的数十名明星运动员,也都将职业匹克球纳入了自己的投资版图当中。MLP联盟以及各球队目前的估值尚未公布,但华尔街日报曾透露,联盟已有的12支球队估值均已经达到七位数。
随着匹克球开始爆红,对各个球馆以及服饰来说,无疑是个新风口,服装品牌们将有更多的契机凭借匹克球服装的市场热度“起飞”。
03 匹克Chill一“夏”?
在国内,匹克球渐有霸屏社交软件的态势。
打开小红书,各式各样的打卡笔记映入眼帘,教程、文案、打法、穿搭、规则,不一而足。不仔细看,会有种回到去年飞盘热的恍惚之感。
有普及匹克球玩法的,有分享匹克球初体验的,亦有组局求匹克球运动搭子的,当然也有匹克球场地运营方亲自下马分享匹克球文化的……
一位年初刚从美国回到北京的网友表示,在美国很难订到匹克球的场馆,但是没想到回国以后订场地依旧是一件麻烦事儿,其火热程度不言而喻。
只不过,目前北京专门的匹克球场馆还不多,大众点评上有321个结果,大多由综合性运动场馆开辟专门场地供运动爱好者体验。
价格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亲民,以OPeN STER网球匹克球俱乐部(北京朝阳百货店)为例,多人体验课单节300元/人(新客优惠价为94元),1v1体验课则需要1200元/人(新客优惠299元)。
而当定位到上海,大众点评上的匹克球场馆则高达436个结果,在一家名为种子新星匹克球·板式网球店内,匹克球体验课团购价格为128元每小时。
和飞盘一样,鉴于年轻人喜欢拍照分享,有些球馆还配备了专业摄像师,摄影师们负责抓拍消费者运动时的“高光时刻”,这类增值服务很受年轻人欢迎。
也有网友吐槽到许多场地都是羽毛球或者占用的网球场地,真正为匹克球单独设计的场地还是不多,但却依旧不影响这是一个多元化的运动,包容性很强。
钟爱匹克球的周先生对匹克球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在他眼里能带孩子老婆一起玩的运动并不多,很多都要顾及到他们的体能和接受程度,但是匹克球的出现,打消了他的顾虑,“就算是小孩子也能轻松把握”。
除运动场馆外,线下商业空间也同时嗅到商机,纷纷开始解锁这波流量密码。
侨福芳草地日前与城市户外文化品牌@PERCENTFREE SPORTS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夏日匹克球城市赛,对局类型也灵活多样:下班狂欢局、自由挥拍局、2V2竞技赛,以此来吸引客流,增进对品牌了解。
同样在北京apm举办的伍德吃托克市集,也引入了时下新潮的匹克球体验运动,并结合其他摊位的吃吃喝喝,一起打造了一场夏日多巴胺社交热浪。
尽管目前垂直的匹克球运动装备品牌还不多,但在电商平台已经有很多商家有所涉足。一副球拍+球的价格在70~350元不等,高端的球拍甚至能达到上千元。
不少网友认为,目前国内的运动大哥们还没有大批量生产,所以很多品牌在观望,也不敢轻举妄动。
综合来看,Chill一“夏”的匹克球,在国内是否只能Chill一“下”,一切还尚难有定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氢消费”(ID:HQingXiaoFei),作者:郭睿琦,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