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造零件,“乐高”式搭建,模块化成为建筑行业新范式
提起预制菜,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预制”房子,知道的人并不多。
大家所熟知的传统建筑方式是目前主流的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模式,从搭建模板到混凝土浇筑,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过程。随着建筑科学的不断进步,加之建筑业体力从业者的数量减少导致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传统建筑方式已不再适用,实现建筑工业化迫在眉睫。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大规模引进,推动了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装配式建筑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图片来源:Pixabay
以高效快捷为切入点,开启建筑业新局面
如何快速建好一座房子?答案一定是用装配式建筑施工。
2020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分别用了9天、12天完成建设,这在传统建筑方式中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而装配式建造技术用“搭积木”的方式完成了这场“基建神话”,装配式建筑也因此再次回归大众视野。
所谓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在工厂预制构件和配件等材料,将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工业化施工技术进行拼接装配的建筑。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特点,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起,全国各省市先后推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2018年,山东省住建局发布了《山东省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2018-2025)》,提出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工程建设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提高装配式建筑应用比例。2022年,山东发布《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山东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济南、青岛、烟台3市达到50%。
作为山东省优质建材生产基地,临沂市平邑县依托产业优势,近年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规划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装配式混凝土部件+钢结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施工”的全产业链条。其中,当地投资建设的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山东服务中心,依托检验检测技术、人才培训、科研成果转化等技术支持,承担着山东地区新型建材检测、研发设计、人才培训等任务,为促进山东新型建筑材料以及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加快推动装配式建筑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应用推广,临沂市先后举办临沂市建筑建材产业·装配式建筑发展论坛、全国装配式建筑与新材料技术交流大会等活动,不仅促进了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推动了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也为行业信息交流、技术应用推广搭建了合作平台。
节能减排,绿色建造助力“双碳”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据统计,建筑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在中国,建筑行业上下游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已经过半。除此之外,还有数亿吨的建筑垃圾及扬尘、噪音等污染问题逐渐显露。
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环境和气候保护,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建筑业是减少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在“双碳”背景下,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绿色建造方式。2022年,山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规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作为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建筑建造阶段节能减排最主要的有效手段。在生产过程中,相较于传统浇筑建筑,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机器和模具可以实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节省水资源、木材资源的目的,且减少了建筑废料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仅需进行预制构件吊装及连接,大幅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投入。
2020年,装配式建筑高峰论坛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调推进现场会在济宁市召开。相关产业的专家和学者围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等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济宁是全国首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近年来,为培育产业集群,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条,济宁市嘉祥县编制《嘉祥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自足与当地产业优势,通过培育山东德丰重工、山东嘉达、济宁金桥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集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装配式装修、建材生产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其中德丰重工作为“链主”企业,其核心技术产品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解决了钢结构住宅室内露梁露柱的难题,主编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系列》三项标准填补了山东省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部品标准空白。
在“双碳”政策的引领下,装配式建筑已然成为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山东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向着绿色建造的方向转型升级,探索建筑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