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到落地,人工智能打开产业智能发展之路
如果盘点春节档的关键热词,除神仙打架外,硬核科技也占据着显眼的位置。在上映的《流浪地球2》中,无论是气势恢宏的行星发动机、洞悉一切的量子计算机,还是可以穿越天际的太空电梯,以及具有真实思维模式的数字生命,硬核科技在为人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为人工智能刷足了存在感。
在影片热映的同时,“你们只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的词条也冲上热搜。事实上,人工智能早已从对未来的展望变得真实可期,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商场里随处可见的智能机器人、汽车中的智能驾驶功能,到无人商店、虚拟助理......伴随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延伸,人工智能加快向各产业渗透,AI技术与产业的的深度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产业也成为推动经济变革重要的驱动力量。
图片来源:Unsplash
人工智能牵引传统产业,打造发展新动力
回顾产业的进化史,从1950年艾伦·图灵提出著名的“图灵测试”,给出判定机器是否“智能”的办法,到1956年麦卡锡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人们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再到之后的1966年,魏泽鲍姆开发了世界第一款可人机对话的机器Eliza,由此开启了人工智能发展的黄金时代。
尤其在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陆续普及应用,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产业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行业也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开启快速增长模式。
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由2016年15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8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9.9%,据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企业数量达3000多家。
作为我国经济大省,早在2019年,山东就率先提出《关于大力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推动基于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智能经济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
为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落地,2023年2月,百度智能云烟台数字产业创新中心启动会在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举行。作为首个百度AI工业应用创新基地,百度智能云烟台数字产业创新中心通过建设“一基地、两平台、三中心”,即AI产业赋能基地,百度大脑AI大生产平台、飞桨企业版AI开发平台,AI应用示范中心、AI人才培育中心、AI企业孵化中心,为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发展,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提供优质的交流平台。
“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
发展至今,山东省已拥有600余家人工智能及关联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同时人工智能作为当前关键的科技风口之一,省内多地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产业。
其中,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济南先后出台了《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等一系列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与产业资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与此同时,济南高新区也成为省内人工智能企业重要聚集区,不仅拥有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还集聚了全市7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其中包括浪潮集团、神思电子等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以算力产业为基础、以融合赋能为先导、以行业应用为支撑、以“双区”共建为品牌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链式发展新模式。
在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研发的智慧餐饮项目,在实现人脸识别支付的同时,根据大数据对取餐的精准计量,形成个人饮食餐饮健康记录与报告。不仅如此,神思电子还与济南阳光大姐合作,赋能家庭服务业,通过人脸识别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信用和社会信用全过程身份认证和跟踪,打造全国家庭服务业诚信认证平台。
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浪潮集团将人工智能的触角不断延伸,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形成智慧政务、智慧水利、智慧能源及智慧粮食等多个行业数字化方案。在智慧水利方面,浪潮集团面向水网、水利、灌区等领域,打造“大禹”一体化监测平台和“轻舟”水利数字孪生平台,提供端边脑用的一体化服务;在智慧粮食方面,浪潮集团将AI+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入到粮库的生产作业、监管等多个方面,构建粮库“智慧大脑”,实现数字化生产。
除此之外,山东百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借助云服务平台,与车企打造车联网实现故障前预警,与食品企业合作实现食品溯源;深兰科技通过研发安防机器人、AI植保机器人、AI手脉闸机等人工智能产品,应用20多种生活场景,在工业智能化、农业智能化、城市智能化与生物安全智能化四大领域都有着广泛布局。
发展至今,人工智能已然是山东布局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之一,并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山东也将把人工智能产业打造成为推动社会科技化,产业智能化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