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电商的边界在哪里(三)——兴趣电商创造新业态
有了用户,并且用户愿意买单,电商距离成功已经走了一半的路。
消费者成为买家,关键在于内容,内容包括商品、广告、服务三个方面。
物美价廉始终是商品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指标,甚至仅仅只是价廉,也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拼多多前期凭借着补贴策略与质量良莠不齐的商品迅速占领市场,是最佳的证明。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价高但优质的商品亦有其市场,其中最典型的是当下一些定制、个性化的商品。
商品背后站着商家,优质商家是电商平台的必争之地。抖音要进军外卖,必然需要从老前辈美团和饿了么手中争夺商家,京东抖音要进军即时零售,同样要和美团在商家这块资源上碰一碰。
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告对于电商来说同样重要。
传统的广告以图文和广告短片为主。当下的广告呈现出一种和内容相融合的趋势,具体例子如广告软文,兼具内容和广告,抑或广告短片,既是广告,又是短剧。
伴随着“人找货”到“货找人”的模式变迁,当下的广告出场率越来越高。短视频和直播的加入,更是带来了几何级增长。同短视频和直播一起,广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并非虚言,未来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
直播电商从根来说就是全程打广告,短视频广告现有的模式一为广告短片,二为短片+广告植入,三为好物推荐。两者和广告已经很好的实现了融合,碎片化时代带来了短视频的勃兴,广告也因此获益。
电商在需要广告这一点上从未变过,传统的广告主要形式为——精致的图片、适配的文案、还有广告商精心拍摄的广告片,走得是一种面向大众但偏精英化的路线,简言之,不是谁都可以制作广告,不是谁都可以做商品宣传人。
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给传统的广告形式带来了冲击,这两种新形式在当下的表现是一种面向大众的但偏大众的路线,颠覆性的变化是谁都可以做广告,谁都可以成为商品的宣传人,明星和广告商独占广告江山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例如,在带货这一条路上,先行者是从草根素人成长起来的网红达人,后来者方是明星。
商品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商家在广告的发力横向上是发更多的广告,纵向上是提供更新奇、更优质的广告。
什么能吸引人,什么就能成为广告的载体,广告最终和短视频直播融合,是一种必然。
短视频和直播相比传统的图文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精致的图文和广告片带上了一层完美的滤镜,与消费者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异是传统电商难以回避的问题。直播具有拉近消费者的能力,它显得更具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又能提高消费者的信任感,从而增加购买率。
现有的短视频相较于以往的广告片,滤镜相对小了许多,这主要来自于广告制作人和广告参演人的变化,传统的广告是专业人员制作的,短视频时代的广告则是谁都可以成为广告制作人,一个个体商户简单的说说自己的商品,拍个短视频放到网上,就可以视作一个广告。而短视频广告的参演人,也不再是传统广告中清一色的名人,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到广告中来。这也在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抖音快手靠着这种新的广告形态,在电商界争得一席之地,京东美团选择拥抱短视频和直播,亦是在寻求新的增长点。
从长远来看,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广告业态的渗透率不断提高,短视频和直播会最终成为广告的主流。
抖音先是提出一个“兴趣电商”,后又提了一个“全领域兴趣电商”,后者是前者的进阶版,其背靠的是“货找人”模式。“人找货”是传统电商的模式,这个模式所代表的的市场已经被传统电商拿下,抖音等后来者的成功离不开“货找人”模式的开辟。
广告便是“货找人”的关键所在,而当下最好的广告形式,无外乎短视频和直播。
广告和商品都搞定,就到了服务环节。重头戏是物流,次一级是售后。
对于电商而言,服务领域的竞争首要的便是物流,物流追求快和稳,快指向的是更快到达,稳指向的是完好到达。
电商在物流这一块竞争最激烈的赛道一个是外卖,一个是即时零售。美团饿了么当年大战,一拼速度,二拼价格,物流可谓重中之重。发展至今,外卖在快上的竞争,已经到了顶点,转而纵向发展物流的“快”,比如美团的“准时宝”,外卖配送在规定时间内超时的话,买家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赔偿。
即时零售,又称新零售,是当下电商热门赛道。抖音超市点燃的战火正是在即时零售的土壤上熊熊燃烧,在即时零售赛道,物流快不快,仍旧是竞争指标,小时达、半日达、一日达、次日达,即时零售在物流上厮杀正酣。
抖音布局超市外卖之前,与顺丰、达达等达成合作,亦是自身没有物流体系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个完整的链条,商品、广告、服务,对电商来说缺一不可。当下的媒介形式——短视频和直播颠覆了传统的广告形式,带来了电商最深刻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