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亿俱乐部”纳新,新秀成都如何保持赶超势头
文/36氪四川赵一依、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经济传媒中心
新年伊始,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出炉。多位专家注意到,在1月11日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里写道,成都跻身全国超大城市之列,成为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7个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全部超过2000亿元,13个区入围全国百强区,4个县级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
这意味着,在中国城市经济版图上,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和苏州之后,第7座GDP超两万亿元的城市。
8年时间,成都是如何完成从“万亿”到“两万亿”跃升?未来成都经济之路又有哪些聚焦重点?
成都的“两万亿”之路
成都冲击“两万亿”的实力与雄心,早已有之。
作为内陆城市,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自2003年起,成都陆续建立起以电子、制造、航空航天为重点的科研设施和企业群。以作为成都的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2020年产业产值规模已达到10065.7亿元,仅用12年,便完成了从千亿产业到万亿产业的突破。
此外,国家顶层设计更激发了成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如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之外,被寄予厚望的经济“第四极”。
2020年12月,成都市相关部门介绍,“十四五”期间,成都市GDP 年均增速预计在6%-8%,2025年将达2.8万亿元。2021年,成都GDP已达到19916.98亿元,而全年8.6%的实际增速已高于“十四五”期间定下的增速目标区间。
从2021年的1.99万亿元GDP到迈进“两万亿俱乐部”,成都的跨越似乎在意料之内。但回望2022年,极端高温、干旱、地震、疫情接连发生,给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的生产生活带来重重考验。2022年前三季度,成都GDP为14929.72亿元,增速从二季度的3.0%放缓至1.5%,一定程度上是面对着困难和压力的体现。在这一背景下,成都完成GDP“两万亿”的历史性突破,实为不易,对城市未来发展更是意义非凡。
两万亿,意味着什么?
根据“国民经略”报道数据,目前,全世界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GDP总量超过2万亿(约合3000亿美元)的只有44个。换言之,城市GDP突破2万亿,相当于超过世界上3/4的国家和地区。
从1万亿到2万亿的跨越,不仅意味着经济体量的扩大,更是城市能级的进一步提升。提升城市能级,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对成都来说,则意味着城市综合实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辐射力的进一步提升。
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明友此前表示,就像人都愿意往“热和”的地方走,各种经济资源往往也会向实力平台更高、势能更足的地方去。GDP作为衡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成都能够在2022年站上2万亿新台阶,“实际上更多的是增强市场信心”,城市经济总量越大,越能为市场主体创造机会。“这对成都吸引各类资源要素集聚是很有好处的”。
2万亿GDP,也正在成为城市竞争新起点。
成都之前,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和苏州6座城市率先“撞线”。自2011年上海率先迈入2万亿,到2022年第7座2万亿城市成都诞生,几乎每2-3年就有一个新成员入围;成都之后,2021年城市GDP排行榜上分列第八、第九位的杭州和武汉,则是成都之后最有希望达到两万亿的城市,而河南、湖南等城市则先后给出迈向“两万亿”的时间表。
竞争激荡,格局重塑。“两万亿”是一座里程碑,更是成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成都再发力
2022年12月29日,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成都市2022年经济工作,并对2023年经济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明确成都将从消费、产业集群、重点片区建设等几大方面“守擂”,进一步激发城市经济发展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基于此,成都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泉表示,2023年成都的消费市场“火力全开”:将从政策端、活动端、人员流动端推出一系列措施,发动全民参与。充分发挥消费对成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同时,坚持产业建圈强链。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前瞻布局工业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培育四链融合高能级链主企业26家以上;高质量筹办世界科幻大会等重大会展活动1000场;组建市级担保集团,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实施数字经济强基工程,新建5G基站1.5万个等举措,做大做强成都优势产业集群。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已达7.4万亿元,川渝一盘棋打造全国经济“第四极”,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四川在全国大格局中的发展位势,这也将成为成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底色。1月11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开幕,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四川将突出双核联动、双圈互动,协同推进2023年度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跃升。
此外,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未来成都将进一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进民生福祉、保障要素资源、守住发展底线红线、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成都经济发展“跳起摸高”。
回望2022年,对于成都来说,有跋山涉水之艰,更有收获发展之喜。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也是成都迈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万亿城市”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市场在前,机会在前,成都将再出发、再发力,打好城市经济“守擂战”,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成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