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才:预计2025年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王露·2022年11月29日 13:39
2030年前中国碳排放或将达到118亿吨峰值

11月27日,在2022碳达峰行动暨零碳城市峰会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陈炳才预计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峰值在118亿吨左右,并将提早达到峰值。

关于中国碳达峰排放的峰值说法不一。此前中金公司估算,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峰值上限约为108亿吨。今年3月,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前后实现达峰,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

陈炳才认为影响碳排放的因素是能源消费生产及能源消费结构。而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镇化的趋势相关。碳排放规模主要与能源结构及相关产业结构相关。

经济增长方面,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未来将是工业化的补充及完善。一般而言工业化结束后将出现经济年均增长会持续下降。对比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几乎没有超过4%的经济增长,我国仍是比较乐观。

自2011年到2021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下滑0.3个百分点左右。假定技术条件和附加价值条件等不变,以此计算,到2030年经济增长大概在3%左右。

当经济增长下降到4%以下,带动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再是由传统工业为主,而是创新产业为主。

传统制造业即高碳行业,近几年比重反弹的原因在于出口增长较高。2021年出口增长达到30%左右,原因是美元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了全球共性的震荡。预计将持续到2025年之后出口会出现负增长,制造业增长、能耗比重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口总量净增长48万,出生率连续两年跌破1%,净增人口创60年新低。结合人口净增长、城市高房价、农业现代化以及数字经济等因素,陈炳才预计将在2025年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国家发改委预测到2030年清洁能源占比达到25%,陈炳才认为结合过去几年清洁能源增长速度,未来清洁能源占比提高会好于预期,预计到2030能提到到28%以上。

陈炳才指出解决碳排放的难点及关键之处在于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玻璃等传统制造业有没有实现绿色转型。

36氪作者王露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国民神车,也想借机“重生”

2022-11-2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