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半导体 池州如何成为“增速黑马”?

36kr王顺·2022年10月14日 10:30
在安徽,池州已成为除合肥外,半导体产业链条最为齐全、细分领域发展优势最为明显的地级市。

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半导体产业被誉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36氪安徽注意到,近年来,池州半导体产业发展迅猛,上半年省级半导体产业基地实现产值80.4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居全省27个重大基地第3位。

作为池州八大新兴产业之首的半导体产业,已成为推动池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2021年池州GDP首次跃上千亿新台阶之后,安徽2022上半年GDP数据显示,池州名义增速11.64%,位居安徽第一。

作为国家重点关注的产业,池州是如何布局半导体产业并追赶一线城市的?

安徽省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图片已获得池州经开区管委会授权)

从零开始

池州,位于安徽南部,是安徽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

“两拆三建”的曲折和短暂立市的历史给池州带来了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不稳的问题。池州虽处于长江之滨,但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安徽各地级市的末端。

但池州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半导体产业园区,只用了十年时间。

36氪安徽了解到,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池州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家半导体企业在该区注册,池州的半导体产业正式起步。2016年8月,池州经开区获批安徽省第二批重大新兴产业(半导体)集聚发展基地;2020年10月,安徽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揭牌运营;2021年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从37亿元增长到135亿元,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长50.3%,居安徽27个战新基地前列。

经过十年的发展,池州经开区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下简称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初步形成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电子元件及智慧应用的全产业链。

更为重要的是,36氪安徽了解到,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5公里内的产业链,可以将一颗硅片生产成芯片完成品,用户可直接将芯片用于整机制造。

在安徽,池州已成为除合肥外,半导体产业链条最为齐全、细分领域发展优势最为明显的地级市。

随着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池州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机构比例由2012年的14.9:49.9:36.2调整为2021年的9.4:46:44.6。池州制造业综合实力亦大幅提升,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18.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48亿元,年均增加12.9%。

另据2022年上半年池州经济“半年报”显示,在池州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4.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5%,位居安徽第1位。

池州一家半导体企业一车间正在忙碌(图片已获得池州经开区管委会授权)

产业集群

半导体产业技术更新迭代迅速,行业命题不断变化,要发展成本收益相匹配的规模经济,靠的是产业链的成熟和效率,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条逐渐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选择。

36氪安徽梳理发现,半导体专家汪良恩是池州经开区半导体产业的拓荒者之一。2012年,汪良恩带领团队创建安徽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安芯电子就完成了半导体产业链各核心缓解的全流程生产布局,生产的电源管理芯片占据国内30%的市场份额。2022年7月,安芯电子首发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在 “头雁”企业安芯电子的带动下,池州半导体踏上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

一大批半导体代表性企业迅速在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集聚了芯旭半导体、安美半导体、钜芯半导体、华钛半导体、超元半导体、铜冠铜箔、中建材ITO、信安科技、荣创芯科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的上下游企业, 初步形成了从半导体制造、IC设计、封装、测试到电子元器件应用的全产业链。

如今,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引进半导体产业及关联产业企业70余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家, 建有各类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平台16个。

在新兴产业(半导体)集聚发展基地,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高新产业集群式生长,赋予了池州工业旺盛的生命力。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池州已初步形成以铜基、镁基、铝基、钙基“四基”+化工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此外,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其他产业方面,池州市也均有建树或发展。

池州一半导体企业工作场景(图片已获得池州经开区管委会授权)

决胜未来

半导体产业是决胜未来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我国制造业供应链中“卡脖子”问题最突出的产业之一。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从各省市区出台相关政策来看,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加大研发投入、产业链联动发展、引进和培育芯片制造企业的趋势。

池州总体上工业基础薄弱,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增量,这也决定了池州必须把招商和项目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池州策应安徽全省以合肥为核心的“一核一弧”半导体产业战略布局,把半导体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实施“建芯固器强终端”行动,半导体产业“3+2”特色发展格局、省级半导体基地“一核三极”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池州市创新运用委托招商、基金招商和“园中园”招商等模式,积极参与构建“协同+互补”优势产业集群。

池州积极推进“双招双引”和产业集群建链,与安徽韩国商会等6家机构签订委托招商协议,与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等20余家商协会开展合作,举办中韩产业园专题招商推介会,帮助华宇、高芯、荣创芯科等企业进入合肥都市圈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

实现国产替代是我国半导体产业未来突破方向之一。龙鼎投资总经理姚鹏先生告诉36氪:“我国是开放多元的发展平台,大量的海外团队、精英回国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虽然我们处在追赶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进口替代,其次才是理论与工程创新,创新阶段是需要更多专业机构共同参与,需要大量的长线资金。”

根据《中国制造2025》,2020年半导体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应实现40%的自主率,2025年要达到70%。增强芯片制造实力、破解国产化难题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策略未来的发展重心。

36氪安徽梳理发现,我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城市TOP10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与上海等半导体突破千亿产值的城市相比,池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池州半导体产业还需稳扎稳打,下沉技术,补缺短板,做出产品核心优势。

路漫漫其修远兮,池州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动向,36氪安徽将持续关注。(文/张雨薇、王顺)

(图片来自池州经开区管委会)

36氪安徽——在安徽观察世界,在长三角链接全球。

这里是36氪安徽,我们是安徽的新经济媒体。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为创业者、投资人以及财经、科技、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深度报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安徽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anhuizhan@36kr.com,或拨打电话15720512216,微信号:shunshun4671,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1
2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安徽省60亿元人工智能主题基金获批组建。

2022-10-1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