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爱做的“小伎俩”:默认设置

Kevin·2022年09月30日 14:07
被用户骂街的功能设计

现在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达到转化、用户流程体验更好、引流等等目的,许多产品经理都会通过在产品上提供“默认设置”功能。

默认设置的配置策略一般是由产品经理来提供,其目的层次不齐,下面我列举几个常见的默认设置目的。

01.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比如苹果的iPhone相机,默认为用户提供的拍照是极其简单的。 用户只需要关注闪光灯、滤镜就可以了。

对于99%的用户来说使用原相机配置即可,对于有专业诉求,比如尤照片的成像质量、对比度、亮度等,是可以在苹果相机里进入专业模式调试的。

02.引导用户“专注”使用产品的核心功能

默认设置也能帮助用户快速体验核心功能,这类比较常见在游戏应用里面或者有较多复杂场景,默认设置让玩家可以最快的体验剧情,比如仙剑7里面允许用户设置专家模式和默认设置。

如果选择专家模式,则无法观看进度条和生命值,用户只需要关注动作打击,但控制感会降低很多,在默认设置快速知道剧情进度、怪物生命值。

这类应用的默认设置保证用户的主流程、主功能体验。

默认设置是产品经理的小“伎俩”

现在很多APP的默认设置,都是以用户信息获取、后续用户转化为目的,比如企业微信在新用户注册完成后,通过默认设置可以为企业微信产品进行来拉新。

但这类默认设置也会造成企业微信的管理者吐槽,比如前段时间我 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好友,吐槽企业微信的默认设置:“邀请好友加入”功能。

其实看到这条朋友圈的时候,也是说出我的痛点,因为我经常发现自己公司主体账户下的企业微信就莫名奇妙多了一些新员工,而这些都被自己的员工邀请进来了。

要知道一个企业内部有很多资料不可外传的,比如公司的SOP手册、公司内部培训、内部文件、组织架构等,查看或下载这类数据往往有严格权限梯队,但是现在内部员工的随便点击就导致新用户加入自己的公司主体, 显然这会影响很多企业管理者或负责人强烈反对。

那这个是企业微信自己的BUG吗?

其实不是的,而是企业微信默认设置的锅,因为企业微信在早期处于冷启动期,需要拉新用户注册企业微信。推出了员工邀请同事注册企业微信领红包。

企业微信的派发红包激励新人入驻产生了非公司人员加入,对于有公司主体的组织管理者来说,这就是是一个伪需求。

需求如下描述

首次使用企业微信的用户,邀请的同事可以是外部人即非公司组织架构下的员工。

推动了用户邀请自己好友注册企业微信并加入了企业组织,同时默认设置里面就允许成员邀请外部好友。

于是就产生了下面2个流程。

因为这类组织是有精细化分工的,不会轻易同意外部员工加入再加上上面说的商业化机密等。

企业微信的默认设置允许管理者创建企业微信后,允许员工邀请外部成员加入(我个人认为这对于大部分企业管理者来说是一个不会用的需求)

尤其是我经常会用来删除那些莫名其妙出现的新成员,同时企业微信的超级管理员一般是公司法人或者公司行政负责人,稍微不注意就会变成下面这样

同时企业微信对企业通讯录查看,是不支持头像查看,只能允许用户名字昵称展示。稍微员工多一些之后,就不知道成员是内部员工还是外部员工。

如果此时有员工修改了昵称之,更加难以辨识到底是新员工还是外部成员随意添加的外部用户了。

如下图可以看到在企业微信设置里,关闭掉默认:“允许邀请企业外成员加入”,就可以避免莫名其妙的一些用户被拉进企业微信组织了。

加上很多小企业并没有设置严格角色权限,导致外部成员加入企业微信,就可以看到公司所有文档和内部资料了。

唯一的解决办法:关闭企业微信默认设置,加上管理员审核即可。

03.默认设置几乎是最省钱的拉新方式

现在做产品,默认设置对于有一些产品是最省钱的拉新方式,默认设置、默认安装往往会打包在一起。虽然省去了用户自己设置的门槛和麻烦,但也快速植入了自家的所有产品线。

比如在360浏览器安装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就会默认安装其他类应用,同时安装完成后自己的浏览器主页、默认浏览器都会变成了360主页和360浏览器,顺带装一些360周边软件。

对于这种目的的默认设置,往往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时候往往不会给用户太多提示,甚至要做低调的产品设计,只有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发现不对劲后,才会找到设置地方进行修改。

有的默认设置根本就找不到修改地方,只能百度或者发朋友圈吐槽一波再求助了。

因此针对默认设置这块功能,产品经理一定要建立到用户具体场景来做,不然就只能被各种吐槽,就像企业微信的这个默认拉好友一样,引发无数人以为是BUG,其实是设置没管,而流失了用户,得不偿失。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ID:Kevingbsjddd),作者: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36氪经授权发布。

+1
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国内氢能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政策、产业、资本基本都已入局,只待市场爆发。而行业当下需要的,是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把“蛋糕”做大。

2022-09-3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