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扩张项目竣工;中创新航:宁德时代专利诉讼未对上市造成实质影响 | 36氪新能源日报0919
作者 | 韩哲熙;编辑 | 张麟
36氪To B产业组会为大家汇总每日新能源领域的主要新闻,9月19日新能源行业动态日报如下:
新能源应用风向
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扩张项目竣工
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第二阶段的产线优化项目在9月1日竣工并开始调试,预计验收期限为9月1日至11月30日。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实际动工时间为去年12月21日,预计竣工时间为今年4月,不过最终延至9月才正式竣工。此次的产线优化项目是特斯拉在现有工厂内进行扩建,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节拍来扩大产能。
据悉,此次工厂扩产,主要是为冲刺第三季度的交付量,此外,特斯拉中国近期还推出限时保险补贴政策,刺激国内市场销量。
零跑汽车获港交所上市批准
9月19日,有市场消息称零跑科技已获得香港联交所的“AIP”文件。这意味着零跑科技已获准上市,将于近日正式公开发行股票,并于香港主板上市。
此前,在8月29日,零跑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3月17日,零跑汽车向港交所首次递交上市申请,成为“蔚小理”之后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首家拟上市的公司,中金公司、花旗、建银国际、摩根大通为联席保荐人。
数据显示,今年1-8月,零跑累计新车交付量达7.66万辆,超越蔚来和理想,位居新势力排行榜第三位,仅次于小鹏汽车和哪吒汽车。尽管在新车销量上有了挑战蔚小理的实力,零跑汽车目前的盈利状况却很不乐观。财务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三年亏损总金额达到48.47亿元,今年一季度,零跑亏损金额为9.69亿元。
《「独家」零跑汽车获港交所上市批准,即将正式公开发行股票》《【原创】三年亏损48亿元的零跑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华为赛力斯第三工厂再落重庆,年产能将达70万辆
9月17日,赛力斯集团与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升级项目将入驻重庆两江新区龙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该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四季度完成建设投产,一期设计产能为30jph,未来可实现120jph产能,年产量超70万辆,以产量计算将是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基地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两江新区与赛力斯集团的合作由来已久。赛力斯在重庆的第一个工厂是位于两江新区的两江工厂,总投资超过25亿元。第二个是位于重庆沙坪坝区青凤高科产业园的凤凰工厂,总投资40亿。
《8月销量大涨130倍后,赛力斯在重庆再设厂,预计年产将超70万辆》
福建高速屋顶光伏电站项目开工建设
近日,福建高速服务区屋顶光伏电站在沈海高速龙掘东服务区内开工建设。除龙掘东服务区外,本批还有古田、桂湖、常山、南阳、兴泰服务区也将陆续开始施工。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营模式,一个光伏电站预计年均发电量在20万kWh至35万kWh之间,运营期限为25年,预计于11月下旬即可完工。投入运营后能满足其服务区至少50%的年用电量。
电池产业新动态
中创新航:宁德时代专利诉讼未对上市造成实质影响
中创新航副总裁王小强在9月16日举行的媒体开放日上表示,宁德时代所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并未对中创新航上市造成实质性影响。今年7月,中创新航赴港上市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并在9月上旬通过港交所聆讯。聆讯是在香港上市的必经程序。
去年7月,宁德时代就中创新航专利侵权案递交起诉书,宁德时代称,涉案专利涉及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涉嫌专利侵权的电池已搭载在数万辆车上。此后,中创新航否认产品侵权,并就宁德时代持有的五项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了专利无效。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创新航主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撤回最后一件涉诉专利的无效请求。
亿纬动力和固德威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7日,固德威与亿纬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于本次合作,亿纬动力表示,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储能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公司已是固德威合格供应商,本次签约体现了对公司供货能力和资格的认可,提升了公司在储能行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对完善公司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亿纬动力拥有电芯研制与系统集成核心技术,可提供从电芯、模组到系统及BMS的全面解决方案;2021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二。固德威是一家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2019年户用储能逆变器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2020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强强联合,“储”动未来!亿纬动力与固德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政策、行情早知道
发改委:持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良好基础,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环境。二是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按照区域集聚、主体集中的原则,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三是鼓励企业充分依托我国产业基础,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部件和基础共性技术,持续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专家:我国氢能将带动形成十万亿级新兴产业
9月18日,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氢能分论坛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表示,保守估计,2050年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可达10%,2060年占比将达约15%。作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