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东数西算”,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即将投用
36氪重庆获悉,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的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即将投用,建成后将为“东数西算”重庆集群提供多元化算力,成为西南区域算力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
作为重庆首个“预制模块化+钢构+土建”混合建设样板工程,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总投资11.8亿元,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算力平台、软件平台和配套机房组成,包括数据中心、展厅、开关站共3栋建筑。
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效果图
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采用预制模块化机房搭建,可与现场土建等并行施工,极大缩短建设工期。与传统建设方式相比,施工现场没有尘土飞扬和杂乱无章的建筑材料,取而代之的是建筑结构和内部硬件设备经设计分割,全部在工厂预制,然后在现场就可像拼“乐高”积木一样快速拼装,全周期低碳建设。而且与同类规模工程比,降低施工周期50%以上。
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用。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作为“东数西算”重庆集群的样板工程,一期项目提供超过300P的多元化算力,具备融合多种计算资源,支持多种计算框架,使能开源生态的完整能力,进而支持多样化的科研及应用场景。
7月1日,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封顶
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算力设备主要采用国产华为昇腾系列处理器,建成后不仅将为本地数字企业进行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提供算力支持,也将成为西南区域算力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
中冶赛迪将负责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算平台软硬件的系统设计、采购供货、集成调试等,并以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心的数字化基座,同时整合华为、特斯联等多家人工智能企业的设备及算力资源,推动重庆先进计算产业聚链成群,加速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示范应用。
西部(重庆)科学城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加快布局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聚集一批大数据领域高层次人才,推动建设培育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已先后引进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电子新创产业基地等一批百亿级数字化产业项目,推动华为、腾讯、IBM、英特尔等智能产业头部企业相继落地,大数据产业集群效应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