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区:创优营商环境 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编者按:本文来自安徽经济网。记者:汤明辉。36氪经授权转载。
蜀山区位于合肥市区西南部,是合肥市四个中心城区之一,也是西部城市组团核心城区和门户城区。区属3个镇、8个街道、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实际管辖面积2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4.2万人。近年来,该区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蜀山人民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紧扣“魅力蜀山、首创之区”建设目标,经济社会呈现积极变化,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20余项国家级桂冠,蜀山经开区成功晋升国家级,三镇入选全国百强镇。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D类第一名,蝉联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绿色发展等5个百强区,位列2021年赛迪中国百强区全国第十七、全省第一。全省民营经济考核工作中,蜀山区连续三年荣获一类县(市、区)前列。
2021年,蜀山区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上下足功夫,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目前,民营经济已占领蜀山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成为推进蜀山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全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21年底,该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过20万户,占各类市场主体的95%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达640.2亿元,占全区GDP比重52.9%,同比增速9.4 %。
除了增速较快外,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抢抓转型发展的机遇,发展质效稳步提升。至2021年底,蜀山区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6家。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44家,合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民营企业占比近90%。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民生保障、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同时,蜀山区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变,逐步成为行业佼佼者。2021年蜀山区共有13家企业跻身安徽省百强企业、制造业百强和服务业百强榜单。安徽老乡鸡餐饮有限公司、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安徽老乡鸡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束从轩和安徽同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晓东荣获“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合肥蜀山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韩东告诉记者,蜀山区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落实:
做优民企发展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提质增效
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重点民营企业包联工作,主动送政策、送理念、送要素上门,2021年累计走访民营企业6200余次,协调解决、解答企业问题2700余项,问题结办率100%。免费为民营企业提供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企业信息化、政策解读、投融资与资本运作等专题培训,培养一批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推动民营企业综合素质提质升级。2021年共计开展线下集中政策宣讲会44次,参加企业2683家。召开蜀山区改作风优环境暨“双招双引”大会。会议宣布2021年蜀山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名单,表彰85名优秀企业代表,打造城区良好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和决心。
优化政策服务 惠企政策精准滴灌
精准服务,推动省、市、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出台《合肥市蜀山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合蜀办〔2021〕20号),2021年全区共兑现奖补资金近8000万元。加快推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蜀山区积极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出台《蜀山区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工作的三年行动方案》,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壮大,形成辖区企业梯次发展良好格局。
多举措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021年3月,蜀山区获评财政部等五部委评选的“国家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上级4000万奖补资金基础上,该区按照不低于2.69亿元的资金规模予以配套,统筹用于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或代偿、补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以及鼓励实施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
蜀山区巧搭平台,精准对接。举办各类主题的大型政银企对接会8次,参加企业1,000余家;打造“自贸区科技金融峰会”、“拟上市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天鹅湖路演要素对接会”等系列亮点品牌活动,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辖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产品。全年促成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达成贷款意向23.12亿元,到位资金超过2亿元。
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引导民营企业做强做优
蜀山区紧扣国家战略,培育完善环境产业链,全力打造战新产业集群“中国环境谷”。 短短几年,“中国环境谷”已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蝶变”。如今,集聚了环境领域重点企业近200家,拥有27个国家和省级环境领域科研平台。“中国环境谷”2021年产值突破240亿元,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00%。
蜀山区深入推进中国声谷 蜀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自去年获批以来,共有 124家企业入驻声谷,积极帮助园区企业争取政策“红利”,2021年申请奖补资金共计7167.02万元。
建设自贸试验区 蜀山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以及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蜀山区成立蜀山区块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承接省市区各级行政服务事项,构建“一窗全办+掌上通办”一站式、智慧化行政服务体系,为企业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实现“零跑腿”“马上办”,以最高时效、最低成本、最优服务为企业提供便利化行政服务。蜀山区块全面承接各级“特别清单”,加快落实“自贸一单通”,积极打造新型国际贸易开放引领区、特色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区、先进科技成果应用试验区。
双招双引 积极推进“全域科创”建设
积极推进“全域科创”,建设环科大、科学岛科创走廊科技创新是蜀山的立区之本、发展之重,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今年以来,蜀山区以“全域科创”为统领,全面启动环科大、科学岛科创走廊建设。通过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强化载体平台建设等手段,全面提升科创首位度,彰显最具蜀山特色的“靓丽名片”。
蜀山区集聚着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一流科教资源,以先发占先机系统谋划‘全域科创’战略,从研发支持、载体建设、项目孵化、双招双引、企业培育、科技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全面发力。未来,蜀山区将推动立基大厦“科里科气”科创驿站、蜀科苑综合楼孵化器等载体平台投入使用,全年新增科创载体将达到11万平方米。各类科技成果、人才资源等将进一步集聚蜀山,在全域营造浓厚科创氛围。“科大硅谷”蜀山园作为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两园”之一,未来将成为极具创新活力、引领未来的创新园区。
2022年,蜀山区将继续深入落实国家、省市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举措,全面提高企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动亩均效益改革、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振民营经济,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