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与“变”:每日优鲜“尖子生”的光环掉了

财观二姐·2022年07月25日 09:39
从刀尖上起舞,到“血亏”不止,每日优鲜路在何方?

生鲜电商战场,一向是卷到极致。从如火如荼的砸钱补贴、高速扩张的时代,到昙花一现的短暂风口,行业内的玩家们开始慢慢“过冬”,似乎并没有过去多久。

“活下去”开始成为企业的第一要务。比如头部的两家生鲜前置仓玩家,一边是上市还未满一周年,却面临退市的每日优鲜,一边则是自去年6月上市后,股价一跌再跌,市值也只有当初的19.7%的叮咚买菜。

“得生鲜者得天下”,曾经的这条行业共识,让资本对整条赛道也都寄予了厚望,为什么短短的几年时间,行业选手们却相继出现了持续亏损,企业遇困的局面?

在年报“难产”、退市、撤城等一系列危机下,每日优鲜进入“困局”。

先是延迟的年报,使得公司股价持续走低。按照美股规定,上市公司需在财年结束的四个月内披露年报。而选择以自然年度作为财政年度的每日优鲜,本该最晚在4月30日发布2021财年年报,却在4月29日发布了年报推迟声明:“公司正进行内部审查”。

到了7月,其官网宣布审查结果称,公司旗下次日达事业部2021年存在部分可疑交易,相关员工已离职,将使得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数据下降约10%,但对利润、资产负债无影响。

将财报中的收入、成本均多计7亿元,是什么概念?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其实并不亚于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

再是退市风波:2022年5月24日,每日优鲜公告称,由于公司未及时向美国SEC提交2021年年度报告,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发出的“通知函”,表明每日优鲜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规定的继续上市要求。

到了6月2日,每日优鲜又收到了第二封警示函。因已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纳斯达克上市合规标准的1美元,每日优鲜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示。

屋漏偏逢连夜雨,接踵而至的撤城也让其面临雪上加霜的局面。6月底,每日优鲜在3日内连续关闭了9个城市的极速达业务:6月30日,苏州、南京;7月1日,杭州、青岛、深圳;7月2日,广州、济南、石家庄、太原。

目前,每日优鲜只保留了北京、上海、天津和廊坊四个城市的站点。相比2019年巅峰时期的20城、5000个前置仓,可以说是缩水了8成。

更加致命的是,供应链作为生鲜电商的命脉,其欠款造成的连锁反应,自然会很快波及前置仓以及消费者。今年3月,多家媒体曝出每日优鲜拖欠供应商货款,欠款上百万。

持续的溃败背后,每日优鲜给生鲜赛道留下的是怎样带“血”的经验?

生鲜这一超级流量入口,一向是电商巨头的拼杀之地。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类买菜APP多达上百个,包括拼多多、美团、京东、阿里等巨头,也都有自己的产品。

这个赛道赚钱难,是有多方面因素的。先不说前置仓、冷链物流、食材保鲜的高额成本,就连吸引顾客的赔本优惠活动,都逐渐成为制约其盈利的主要因素。

比如,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每日优选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是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这不仅能提高配送效率,降低商品损耗,还能达到低损耗、高满意度的效果。

但这种模式的缺点也很突出:平台成本高、利润低,也就是颇为“烧钱”,所以也为盈利增加了难度。

而以盒马鲜生、多点为代表的“仓店一体”模式,实行的是既有线上平台,又有线下体验店铺的方式。消费者可以有多种选择进行消费。但这种模式的成本投入也相对较高。

还有一种,则是以兴盛优选和多多买菜为代表的社区团购,线上下单,线下自提。这种方式在商品价格上有一定优势,但配送效率降低,购物体验也比前两者差一些。

所以对于每日优鲜也好,亦或是整个赛道也罢,大家共同面临的是高昂的运营成本和物流成本。对于摆在行业面前的这道盈利难题,也是玩家们想要突围而出必须面临的问题。

曾经提出前置仓概念,并开创“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可以说是一直备受投资人的青睐。

这从一组数据中就能得到印证:截至2021年6月赴美上市之前,每日优鲜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先后获得了10轮共计超110亿元的融资。而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中金资本、联想创投、高盛集团、老虎环球基金等国内外知名机构。

但谁能想到,上市之后,资本市场对其的态度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股价的下跌,“退市”的警告……

同时,根据财报显示,2018~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

对于每日优鲜来说,目前的增长主要还是靠亏损烧钱。一方面,其业务表现一般,现金流紧张;另一方面,没有价格优势,也难以在三四线城市拓展市场。

所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如果无法改善持续盈利能力,仅仅只是玩着“烧钱”的游戏,将不能支撑其长期稳定发展。连年巨额亏损,又如何让投资者看到盈利希望?

不过,如今深陷困局的每日优鲜,似乎等来了一丝曙光。

7月14日,每日优鲜在其投资者关系平台发布公告,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

协议中,山西东辉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

而官网显示,山西东辉集团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集团,业务范围包括能源、有色金属、文化旅游及现代农业等。

目前,集团共拥有16个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19.72亿元。集团总资产规模达到约60亿元,累计上交国家税费38亿元。

二姐认为,这一次,东辉集团的资本“援手”,对每日优鲜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2亿元的投入,将让其短暂回血,在短期内缓解资金压力。

但想要持续发展,每日优鲜最大的挑战,将是如何活下去。如何减少亏损、加强自我造血能力,才是关键所在。

二姐认为,从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来看,问题的突破口,还是在于模式的优化。

在追求盈利的道路上,每日优鲜也做出了不少的尝试:一方面,在供应链管控和技术设备上进行更大的投入,但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加大直采、增加自有品牌比例,加大产品的特色营销获得忠实消费者,以及精细化运营等。

另外,从每日优鲜目前的动作来看,它选择了聚焦线上生鲜消费需求旺盛的一二线城市。而低线城市,它则撤掉了生鲜的即时业务。

是孤注一掷的一腔热血,还是丧失信心的垂死挣扎,就看每日优鲜能否在“小而美”的道路上另辟蹊径,走出属于自己的独有道路。

当盈利路径越来越清晰,那么前置仓模式利润转正还会远吗?

最后二姐想说,当无数难题摆在面前,能否走出“死胡同”就得看每日优鲜的魄力了。且看最后的这场博弈中,它何时能够打破亏损的桎梏......

+1
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风雨飘摇

2022-07-2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