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Fabrie和FlowUs:不只是生产力工具

火山石投资·2022年06月16日 12:08
陌生人之间为了一件事而共同努力的承载方式。
FlowUs
天使轮北京市2021-10
一站式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商
我要联系

「火山特写」是火山石投资微信公众号的常规栏目,在这里我们会讨论智能科技、创新医疗、科技消费领域里值得瞩目的新趋势。 今天我们将把镜头聚焦于在线协作工具对个人、团队、甚至是社会而言的角色,一起想象一下它未来的可能性。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 ,除了常规的OA系统、CRM管理等SaaS软件外,企业也开始尝试 新型在线协作软件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一些对效率有要求的用户 开始将在线协作软件当 成个人生活的管理工具,在线协作软件社区悄然兴起。

正当在线协作软件稳健发展时,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为整个行业按下了加速键。而 被疫情放大了优势而持续增长的线上协作工具型公司中,有两家企业的成长速度令人惊讶: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白板工具「Miro」的用户规模从500万增加 到3000万,并于2022年初完成了一轮4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为175亿美元。 协作软件「Notion」的用户规模在两年间从400万增长到3000万,于2021年10月完成了2.5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为103亿美金。 

与此同时,国内在线协作工具的表现同样亮眼 。2022年3月,面向设计师群体的白板工具「Fabrie文档」 宣布完成获数千万元融资。 紧接着 ,「本土 化Notion角色」最有力的竞争者「FlowUs息流」宣布连续获得三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中国在线协作工具也正以无法 阻挡的速度如火如荼地热烈生长着。 

本期的「火山特写」我们请到了火山石投资成员企业: 「Fabrie文档」的创始人陈达博和「FlowUs息流」的创始人汪兆飞,与「火山石投资」的投资人罗小我,一起聊聊线上协作软件对我们个人、团队、甚至是社会 而言的角色,以及一起想象一下它未来的可能性。 

 

请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在做的事情。

Fabrie文档—陈达博 

我之前是设计师,在设计的工作流程中大量不同格式文件的归类和与团队的线上协作是一个痛点,但几乎所有的设计软件都是本地软件, 无法实现线上团队协作。

后来我读了计算机图形的研究生,这样跨专业的学科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如何用技术去解决设计师的痛点,所以我创立了 「Fabrie文档」一个具备云端存储、多人协作、支持移动设备浏览的在线设计协作工具,希望可以帮助全球设计师实现他们下一个疯狂的想法。

 

FlowUs息流—汪兆飞 

我读的是计算机,毕业后在英特尔、AMD这样的公司做芯片驱动的研发。2012年前后,加入了老罗(罗永浩)的锤子科技,开始做Smartisan OS。在2012到2018年这六年的时间在锤子研发了一些系统软件,例如浏览器、邮件、日历、锤子便签等。 

2018年之后。在经历了自己创业、前后入职阿里和百度做在线文档创新业务之后,我发现人们每天的工作被割裂在很多不同的产品里面。 即使 在 对协同和效率要求很高的互联网大厂里,也并没有足够好的工具来满 足他们的需求。 

我本身就对在线文档软件很感兴趣, 所以决定做一个类似All-in-one的产品来解决大家对协同和效率的需求。2021年3月,我开始做 「FlowUs息流」 ,这是一个 个人及团队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让复杂的信息管理更轻松、自由、充满创意。

 

火山石投资—罗小我 

关注这个领域也和自身经历有关,我算是个生产力工具产品的爱好者和Power User,最早接触到这个行业是因为在国外念书的时候经常会在小组作业中用到这些生产力工具,比如Google Docs,Dropbox,Doodle,Skype等等。回国工作后,有了新的workflow所以需要更合适的生产力工具。 

这时发现在国内国外都出来一批很新的产品,这些产品实实在在帮助到个人和团队的效率,并且也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再加上我自身也喜欢用生产力工具,所以一直在关注机会,后来也认识了两位相关领域的创始人,也有幸合作上。 

 

协同软件「模块化」的特点使得用户的使用场景非常多元,你们是否有一些有意思的用户故事可以和我们分享?

Fabrie文档—陈达博 

我妈妈是一位美院的设计老师,我小时候会在美院的电脑机房玩各种设计软件,而现在我妈妈也成了Fabrie的用户,她的用户经历给我们了一个有意思的视角。因为她是老师,在疫情期间远程教学中使用Fabrie来布置设计作业,她发现学生在线做作业的时候,是可以看到学生的鼠标在移动,看到她的学生「在动」从她教学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feedback,她觉得特别棒。我发现她的感受后,也和其他教师用户交流,发现几乎每位老师都有同样的感受,所以我觉得很有意思。 

 

 火山石投资—罗小我 

这类生产力工具它比较吸引人的一点,是它非常自由,可能每位用户使用场景都非常不一样 , 我自己就可以在很多很神奇的地方能用上他们的产品。 

比如说我会把Fabrie用在游戏知识库和攻略的搭建上。而用FlowUs的时候会把工作里面的文件管理、项目管理、CRM放在上面,也会把生活中的年度计划,读书看电影的计划放在上面等等。 

这些其实并不是你平常工作的范畴,所以我觉得这些工具很难被单一定义,也绝不仅仅只是我们传统定义的协同办公软件。

火山石在「FlowUs」上创立的「美好生活计划」页面,分享书影音,有同事每天都会上线看是否有更新

 

上海居家办公持续了2个月,北京持续了1个月,大家也慢慢开始思考这是否会是一个新的工作模式。你们从创业公司的管理者的角度,以及从线上协同软件公司的角度,是否可以分享一些你们的判断。

 

Fabrie文档—陈达博 

在这次上海隔离之前,我们公司有一次内部会议上一位同事提出是否有可能每个月远程办公一两天,另外一些同事觉得一家公司应该具备远程办公的能力,就像一个军队需要时不时演习一样。 我当时觉得这个想法挺有意思,的确可以尝试远程办公试验一下。结果第二周我们就「被迫」远程办公了。 

隔离刚开始其实慌了一下下,但是很快心态就调整过来了,之后新员工招聘和入职都全部远程进行的,有几位新员工根本就不在上海,甚至不在国内。这也让我意识到,其实我们的「空间」非常广阔。

后来在复盘中发现,这段日子的最大转变,是倒逼着管理者去转变思路,即便「工作就是应该在工位上坐8小时」的想法非常根深蒂固,但还是需要从「时间空间」的维度中转移开,将注意力聚焦在成果和交付上。

 

FlowUs息流—汪兆飞 

现在国内可能每个城市或多或少受疫情的影响都需要远程办公,因为北京疫情,我们也远程办公了一个月,其实我一开始是有些担忧的,担心远程办公的效率没有大家一起在办公室工作的效率高。后来 我们通过一些制度保障了必要的沟通 ,比如说要求各个团队每天上午10:30开早会, 每个团队的leader和我每隔一天会沟通,同步一下工作进度。 我们无法知道员工们到底一天工作了多久,所以确定好目标,然后专注结果。 目前从执行的结果上来看,这种方式是可行的。 

 

协同软件也在一些社会突发事件做了很多贡献,例如河南大雨的《待救援人员信息》、上海隔离后的《医疗紧急求助文档》、社区团购文档等等,你们是如何看待协同文档在社会层面的角色和作用的。

 

Fabrie文档—陈达博 

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一个问题,因为在设计行业,设计师除了要考虑设计感、美观、用户体验之外,有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准则:Social Impact/Sustainability(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设计出来的东西在社会上是否是一个可持续的产品,它能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所以我觉得社会影响力是在我们思考产品底层逻辑时一定就会去想的一件事。 

现在我们突然意识到,在过去,陌生人之间信息的流动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我觉得在线协作工具除了在远程办公、协作效率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提升外,它其实搭建起了陌生人之间交流的桥梁。

 

FlowUs息流—汪兆飞 

其实很多人在没有接触这些产品之前,他们是不知道原来可以通过一个链接,大家就可以在同一个文件上进行协作和共享。随着这一系列产品的出现以及在公共事件中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它的作用。 

现在新的一些协作工具,不管是「Fabrie文档」还是我们「FlowUs息流」,其实都是希望能塑造一个非固化的、相对比较自由的产品,可以让信息流动的效率更高,用户可以通过我们的产品来满足他们不同的场景。 

 

 火山石投资—罗小我 

以前我们更多是看这类产品在效率上的提升、在工作流中的提升。最近发现一些「生产力工具」其实也承载了互助文档、团购表格这类信息收集的功能,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我的一个朋友是做技术的,疫情期间小区被封控,他和其他几位同为做技术的邻居一起开发了一个小程序来统计居民们的需求。这给我的感触很深,我们其实可以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生产力工具、协同软件如何能在更广阔、在整个行业或者社会层面上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陈达博发现,之前陌生人之间的信息流动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现在的协同软件正在解决这个问题;汪兆飞认为,信息流动的效率变高,有能力改变一些事情。 

「Fabrie文档」和「FlowUs息流」都在尽力让信息的表达方式和流动效率变得更加方便、自由。

在线协作工具这种让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和自由的特点 除了在个人生活和团队协作中的起到了「生产力工具」的作用外,也让它们 在突发性社会事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不久前上海的封控中,无数个在线协作文档在朋友圈和小区微信群中流转着。《上海医疗紧急救助共享文档》、《上海抗疫期间肿瘤患者就诊指南》、《上海医院门急症情况汇总(每日更新)》等在线协作文档不断出现。 

需要得到医疗救治的患者和家属、核对信息的志愿者、提供及时有效信息的普通市民们不约而同打开了这些线上协同文档,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传递进行自救和互救。

《上海抗疫期间肿瘤患者就诊指南》文档 

 

在线协作工具超越了其本身作为一个工具的角色,而是成为了陌生人之间为了同一件事共同努力的承载方式。

一位网友用「FlowUs息流」制作了一份「囤货指南」文档,文档创作者写道:怕的不是疫情,也不是封控,怕的是人们的恐慌。这份「囤货指南」收好吧,按需、按节奏、按实际家庭情况购买,查缺补漏。

 

 

一位团长用「Fabrie文档」整理团购表格,商品、房号、是否付款等信息一目了然。 

 

一位浪漫的用户在「Fabrie文档」上发起「这些天空是打包送你的」的活动,迅速得到积极的响应,网友们纷纷上传天空的照片和拍摄地点详情,给足不出户的人们带来一丝安慰。 

 

个人用户逐步将协作工具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企业用户通过线上协作提高了团队效率;而身处困境的人们通过协作文档进行互助,传递着希望与善意。 

线上协同工具的想象空间正在缓缓展开它无边的画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火山石投资”(ID:VolcanicsVenture),作者:小火,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FlowUs
我要联系
一站式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商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