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德中国罗臻毓:未来将以数字化创新为企业核心战略
凯德集团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罗臻毓在发布会现场介绍凯德中国未来战略
5月24日,在“凯德集团深耕中国25载战略分享会”上,凯德集团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罗臻毓在谈到下一阶段发展战略时表示:“未来,凯德在中国将既巩固发展核心业务,又培养新的竞争优势,数字化创新作为凯德的核心战略,将全面赋能业务,服务于集团业务的转型升级和未来探索。凯德还将紧贴业务发展需要,深度参与国内资本市场,丰富融资渠道,支持业务的扩张和新业务开发。”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房地产企业,凯德集团深耕中国已经有25年,目前,其在中国的业务涉及住宅、购物中心、服务公寓、办公楼、盛业综合体、房地产金融、产业园等多个领域,其中,持有物业占比达到70-80%。未来,凯德中国将以核心业务、数字化创新和打造具有持续吸引力的城市中心作为业务发展的三大基石,投资策略聚焦五大核心城市群,持续优化资产组合、加快投资节奏,提高资本利用率,同时开放合作、强强联合,深度参与国内资本市场。
凯德中国创新的四大维度
关于创新,罗臻毓表示,凯德中国的创新包括四大维度:第一是产品角度的创新,第二是商业模式角度的创新,第三是内部管理和几只的创新,第四是与外部资源关系处理的创新。
首先,从产品的角度看,不管是办公楼还是商场,都要以市场新的需求为导向,采用新的方式去构建空间,包括智慧化系统的建立等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行业的商业模式角度也需要创新。以购物中心为例,过去商场的商业模式面向的是零售商,但现在的购物中心便需要改变思维,不止是要做房东,而是要有新的商业理念。以凯德中国2019年初推出的数字化战略“新物种”来探Next-Ten为例,便是凯德依托专业的资管能力、精细化的运营能力和全域化的数据解析力下,打造“空间即服务”的赋能模式。据了解,“来探”首店在北京的凯德MALL·太阳宫开业以来,月到店顾客达到商场客流的30%,其中新客占50%;实现100%消费即会员,日均坪效同比同楼层高出40%。据了解,未来凯德将推动“来探”模式的复制,作为商业空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也将以更为灵活的形式赋能业务;此外,办公楼的生意模式也在改变,以前业主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具有租赁决策权的公司高层,现在的注意力则会放在写字楼里上班的员工身上,以一个生态圈的理念来经营办公空间里进驻的主体。“联合办公并不是一个独立业态,只是办公楼的一部分,所以,未来的办公楼可能是一个各种空间的融合体,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将带来的必然是运营的创新。”罗臻毓说。
第三,在内部管理和机制的创新上,基于前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变化,便更需要让员工有创新的思维,所以,对于员工的激励制度也相应需要创新;
第四,在公司与同行、跨界资源的关系处理上,新的市场和行业环境下,过去的竞争关系可能都需要转变为合作伙伴关系,互补效应、跨界合作可能是新的创新需要考虑的事情。
资本策略与产城业务布局
作为凯德资本策略的一部分,凯德集团当日还宣布将所持有的国正中心项目公司的股权出售给凯德亚洲合伙基金1(CapitaLandAsia Partners I),交易价格为31.01亿人民币,预计将于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交易。这是今年4月凯德宣布成立凯德亚洲合伙基金1(CAP I)之后,该基金收购的首个项目。CAP I将在亚洲主要门户城市投资增值及改造型办公楼资产。接下来,还计划收购位于上海陆家嘴核心商务区的浦发大厦等优质资产。
同时,凯德方面表示,凯德集团与星桥腾飞的交易也接近尾声,预计于7月初完成整合。据了解,星桥腾飞是亚洲领先的综合产业园区品牌,目前在中国的7个城市拥有9个产业园。整合后,凯德不仅将产业链延伸至产业园和物流,基金管理业务也将大大扩容,在资产类别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提升。整合完成后,凯德在中国的管理资产规模将增长6%,占集团管理总资产的41%。运营物业面积将增长32%,可开发土地储备将增长36%。此外,星桥腾飞的楼宇智能解决方案系统也将纳入凯德智慧化生态圈,极大促进凯德全产业链智能解决方案的完成。
对于整合之后的业务发展,凯德称,计划对于现有的产业园项目做精做深,创新社区生态系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同时也将选择性地在具有发展潜能的一二线城市积极寻求综合园区开发和城市更新项目的投资机会。
发布会当天,凯德北外滩来福士广场“上海最高双子座”的亮相仪式同步举办,这也是凯德在全球的第十座来福士广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由2幢50层的办公楼和一体式购物中心组成。该项目于2018年11月份由凯德集团旗下来福士中国投资伙伴III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从上海星外滩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购得,投资总额约200亿元,预计2020年将全面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