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pollo升至1.5版,支持昼夜定车道自动驾驶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记者:韩依民。36氪经授权转发。
百度在Apollo 1.5开放技术发布会上,对外公布了百度智能驾驶平台Apollo的最新进展。百度宣布,继7月5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发布Apollo1.0版本后,Apollo1.5版正式开放。
根据介绍,Apollo1.5包含障碍物感知、决策规划、云端仿真、高精地图服务、端到端的深度学习(End-to-End)等五大核心开放能力,并支持昼夜定车道自动驾驶。即日起,开发者和生态合作伙伴可到Apollo官网apollo.auto上查阅更多相关信息。
1.5进化在哪?
在7月5日的演讲中,陆奇兴奋的对外宣布Apollo1.0版本已经推出,这一版本开放了封闭场地的循迹自动驾驶能力,同时开放了自定位能力和端到端等数据。
陆奇表示,“我请大家多关注更重要的一点是将来我们整个开放的路径。我们将加强开放速度,我们每个礼拜都会更新,我们每两个月左右都会有一个新的版本和总体能力的提升。”
Apollo开放路线图
根据陆奇的介绍,在推出1.0版本五个月后,Apollo将在今年12月推出2.0版本,开放障碍物行为标注数据、2D障碍物标注数据、日志提取仿真场景数据等。
在每周更新、每两个月发布新版本的速度下,陆奇的目标是,到2020年,百度可以实现高速和城市道路全路网自动驾驶,这一目标可谓是野心勃勃。
按照此前承诺的路线图,今天发布的Apollo1.5版本首次开放了障碍物感知和决策规划模块,首次开放云端仿真服务,以及高精地图服务、端到端的深度学习,并支持昼夜定车道自动驾驶。
Apollo1.5固定车道昼夜自动驾驶架构
另外在高精地图服务方面,Apollo开放全球范围内高速与特定城市道路的高精地图服务合作。目前百度高精地图相对精度达0.1-0.2米,能自动识别包交通标志、地面标志、车道线、信号灯等上百种目标,准确率高达95%以上。2020年Apollo高精地图将覆盖全国所有高等级道路及重点城市道路。
作为Apollo的重要工具链,云端仿真提供智能陪练、真实场景重建和多算法验证能力,同时,日行百万公里,提供不间断的仿真测试,通过多次快速迭代来自动优化算法结果。
Apollo平台研发负责人王京傲介绍,Apollo1.5基本是按照此前规划的路线图进行了能力的更新和延展,但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需求也让他们加入了计划外的能力,比如端到端的感知。
王京傲介绍,Apollo保持着每周数十次频率的代码更新,两个多月时间新增6.5万行代码,每周开源代码持续更新,单周更新多达数十次,持续拓宽应用范围,探索新车型新硬件的移植。
同时,Apollo获得全球开发者的积极响应。截止目前,共有1300多个合作伙伴下载使用了Apollo开源代码,近百个合作伙伴通过Apollo官网申请开放数据。
双百计划扶持生态
7月5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宣布与长江产业基金会成立Apollo基金。在今天的发布会上,百度副总裁邬学斌宣布,百度将推出“双百计划”以扶持Apollo生态,具体包括,未来三年,Apollo基金生态投资100亿;未来三年,Apollo基金将实现100+个项目的投资,共同打造Apollo开发者生态。
Apollo开发者生态结构
据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介绍,在今年4月19日百度宣布推出Apollo计划后,就有很多产业基金想要参与进来,因此在Apollo基金中,百度扮演的角色是GP(General Partner)角色。
对于Apollo基金投资的标的,邬学斌表示,“智能驾驶从传感到计算,未来的变化很大,现在就要明确标的既没有必要也制定不出来。”整体上,Apollo基金未来投入的方向是“支持凡是我们认为好的”。
除此之外,在硬件方面,Apollo与Velodyne联合宣布,将为Apollo生态成员提供专门渠道来获取产品信息,享有更短供货周期,并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Apollo还为百度无人车及行业客户提供数据标注服务,依托标注团队、标注工具和标注方法能力优势,支持自动驾驶车2D、3D、高精地图等20+种标注场景。
牺牲与获益
在两个月之前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陆奇向外界详尽的介绍了智能驾驶开放平台的技术框架,它包括四大组成部分,由底部往上以次为:参考车辆平台、参考硬件平台、开放的软件平台和服务平台。
Apollo的技术框架图
其中,开放的软件平台中有四个重点模块:自定位模块、感知模块、车辆规划控制和底层的运行框架,“它的核心是安全性、可靠性和实时控制,它能支持Intel和NVIDIA不同的芯片。”
服务平台层面则会开放包括高精地图、仿真引擎以及安全服务等重要能力,另外,服务平台还能为每一辆车提供车内体验的DuerOS。
参考硬件平台能支持从CPU到GPU到FPGA,以及各种不同的传感器,从GPS到IMU到摄像头、激光雷达、雷达等等各种各样不同的硬件。
“总体我们把所有的模块加在一起,Apollo为每一个开发者提供了从零到一的能力,任何一个开发者都可以用Apollo来组装一辆属于你自己的自动驾驶车,来进入自动驾驶研发。”
两个月时间快速迭代出新的版本,王京傲介绍,能够达到这样的速度主要基于百度过去深厚的积累,包括代码,以及代码中包含的IP、关键专利点。同时,分布在中国、美国两地的Apollo技术团队,也在日夜兼程。
在Apollo的平台玩法下,外界对合作方是否愿意与Apollo共享数据产生了质疑。对此,邬学斌表示,百度不等于Apollo,Apollo由Apollo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管理委员会有14个席位,是Apollo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做管理和协调,其下有很多技术委员会,负责技术方面的决策。
邬学斌还表示,当前,Apollo与合作伙伴之间并不存在竞争,行业都逐渐意识到,AI是变革的主要力量,而AI跟传统控制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开源开放。发展智能驾驶,数据没有任何别的方法获得,只有众人拾柴火焰高。
对于百度将智能驾驶技术能力全面对外开放,如何获得回报的问题,邬学斌回应,Apollo、智能驾驶均处于产业的起步期,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百度对外开放这么多技术能力,当然是有所牺牲。
至于未来的商业模式,邬学斌透露,“商业模式并不是没有考虑,但不便透露的更细,可以大概理解为从云端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