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重磅发声,涉七大要点,阿里涨超 27%,腾讯涨超 23%

长桥港美股·2022年03月16日 18:12
金融委: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隔夜中概股大幅反弹,今日港股迎来绝地反击,午后在金融委重磅消息刺激之下,出现直线拉升,恒指放量收涨 9.08%,重新站上 2 万点,为 2008 年 10 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恒生科技指数暴涨 22.2% 创史上最大单日涨幅。

恒生国企指数收涨 12.5%,创 2008 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其中大型科网股暴涨,哔哩哔哩涨近 40%,美团、快手涨超 30%,阿里巴巴涨 27%、腾讯涨 23%。理想小鹏涨超 30%,蔚来涨近 30%。

金融委重磅发声

3 月 16 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

会议指出,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最关键的是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全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 “两会” 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各方面必须深刻认识 “两个确立” 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会议含七大要点,我们进行了总结:

1、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2、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3、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4、关于平台经济治理 :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5、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

6、政策方面: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

7、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

随后,中国央行、银保监会、香港方面等表态:

中国央行称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金融、货币及市场监督体系仍然稳健。

银保监会称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

大利好

首先,此次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经济层面有压力,在疫情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另外俄乌冲突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高通胀侵蚀中下游企业的利润。

金融委会议释放出强烈维稳的信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另外,对于最近暴跌的中概股、港股等,金融委表态在于积极沟通,不管是中美监管机构之间,还是内地与香港之间。

谈及平台经济,金融委强调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

这有利于缓解对大型科技巨头的担忧,缓和对中概股的恐慌情绪。阿里、腾讯、美团、京东、B 站出现 20%-40% 的涨幅。美股中概股盘前飙升,滴滴涨超 33%,爱奇艺涨超 27%,拼多多涨超 26%,阿里巴巴涨超 18%。

最后,政策方面,金融委鲜明表态,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这可谓是一剂强心针,大大的提振市场信心。

港股见底了?

首先,此轮港股及中概股的下跌极度恐慌,在一系列利空的发酵下,市场遭遇了重大打击。

这些利空涉及各个层面:

1、业绩差:阿里、京东等大型公司业绩表现一般,股价走势也疲软。

2、宏观经济压力:最近的宏观数据显然非常一般,尤其是信贷方面成为市场热议。

3、监管层面:从 SEC 释放的退市清单、到滴滴、腾讯等利空消息,不可谓不重磅。、

4、大型科技公司频频裁员,令市场担忧另一场危机正在袭来。

从最初的杀估值、到杀业绩、再到杀逻辑、杀未来,港股、中概股全线下跌显然预示着发生了局部的系统性风险,但短线暴跌也代表了市场恐慌情绪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

港股本轮下跌始于 2 月中旬,已经持续了四周时间,包含今日的暴涨,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目前分别跌约 18%、24%。

今日的重磅利好发声,显然,主要在于提振市场信心,缓解市场对监管层面的信心,这改变了市场的恐慌性下跌格局,可谓意义非常重大。

不管是否见底,市场是物极必反的,超跌必然出现反弹,后市的焦点可能在这些科技股的业绩、宏观经济是否企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桥港美股”(ID:LB-Global),作者:长桥资讯,36氪经授权发布。

+1
2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避坑将成为基民的关键词

2022-03-16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