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微传感器可让血管内部一目了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的致死因素。2011年全球有1700万人因此而丧命。而动脉阻塞则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现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发的一款用于内窥心血管情况的微型设备有可能帮助将该疾病的发生率降低。
这种1.4毫米大小的超微硅片可放置到心脏、冠状动脉及周边血管内部,对这些地方实时拍摄3D图像,对这些图像运用体积成像技术后得出的结果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进行心脏手术,并能通过对血管进行针对性的疏通而避免做大手术。用句形象的话来说,这个硅片就像是放到血管内部的3D手电筒。
硅片属于导管式设备,成像采用的是数码相机与智能手机摄像头广泛采用的CMOS技术。设备采用超声换能器直接在设备上面处理信号,然后让包括100多个要素的数据通过13跟超微导线传输出去。此外,设备的功耗只有20毫瓦,低功耗有助于降低设备在人体内的发热。微型化技术帮助芯片在血管中的游走畅通无阻,并能在此过程中进行3D成像。
虽然此前也已经有能进行血管内部成像的设备,但这些设备只能拍摄出横断层影像,无法为医生提供最好的观测视图。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声明中说,该设备可让医生观察到血管内部的一切,从而更好地对血管的阻塞情况作出判断。声明称该设备通过帮助血管疏通有可能降低心脏手术的必要性。
研究人员计划首先在动物身上对此设备进行试验。希望该技术能尽快应用到临床造福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