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多快才够快?
此文作者是JULES MALTZ及PARSA
SALJOUGHIAN。原文发表在TC上。
Paul Graham曾经写过一篇很棒的文章:《创业=增长》。在文章里他把初创企业定义为“快速增长的公司”,鼓励创始人不断地衡量自己的增长率。他指出Y Combinator孵化的公司好的周增长率大概在5-7%之间,甚至有一个高达10%。
但是10%的增长率是不可能一直持续的。否则的话结果将会令人瞠目结舌。如果维持10%的周增长率,哪怕公司每周的初始收入是100美元,3年之后其年收入也将达到150亿美元。哪怕是Google和Facebook都做不到这一点。大数定律谁都无法幸免。
既然增长率是衡量初创企业成功与否的准绳,那怎样才能知道你的增长速度够快了呢?
在IVP(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我们特别研究了这个问题。我们找出了2010年以来互联网及软件IPO的数据,然后跟踪每一家公司上市前4年的增长率历史。这份清单大概有70家左右的公司。这些公司开始时的增长速度均非常迅速,但随着公司规模的发展都慢了下来,就像火箭被拉回地面一样。而有的公司(如HomeAway)开始时的增长速度虽然中规中矩,但却能一直维持到IPO及以后。
尽管公司和市场有别,但我们还是聚合了这些数据,最后得出不同收入范围的增长率中位数(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如果你希望公司最终上市,那么公司越小的时候增长率就得越快。收入在0—2500万美元范围的公司其年增长率达到了133%之巨。随着公司规模扩张至1.5亿美元—5亿美元时,平均年增长率马上回落至38%。
此外,IPO最成功的公司(Tableau、Workday、Splunk、ServiceNow、Marketo、LinkedIn等)在上市前每年的增长率均达到或超过中位数。不出意料,这些公司的IPO与平均收入之比高达7.3。相反,增长率低于中位数的公司只有3.8。
我们还得出了以下一些经验:
增长率需高于20%。只有增长迅速才能上市。我们所分析的这70家公司里面有69家IPO年的增长率高于20%,有54家高于30%。
并非所有收入都是一样的。收入的质量跟数量和增长率一样重要。我们数据集中那些最受IPO青睐的公司都有着可预测的收入流,高毛利、低客户流失。这些公司一般都回避服务等一次性收入。
IPO之后增长也有影响。尽管我们关注的是IPO之前的数据,但是对于上市公司这些指标也是一样的。2011年5月LinkedIn IPO时的估值为40亿美元。自那以后,其复合年增长率达86%,收入已增长至10亿美元,这些都大大超过了标杆。因此现在这家公司的估值已达26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