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1氪晚间版:群聚现象衍生的网络效应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使用Facebook,那么Facebook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而当你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加入Facebook当中时,网络效应便产生了——因为使用者的聚集使Facebook网络中每一位使用者的获益递增,你不再只和好友交流,还可以认识陌生人,甚至因为闲谈而收获一份工作或是爱情。
互联网中的多数产品都需要找到群聚的使用者,以便在用户规模不断递增的同时让自己维护的网络效应最大化,而欣喜的是,今天我们看见不少互联网产品都已迈入了这个正循环,比如余额宝。在投稿《余额宝是怎么搜刮屌丝们的》一文中,@狐狸君raphael写道“‘余额宝’上线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了 100 亿”,而阿里正是抓住了屌丝们构成的长尾客群,抓住了20%的屌丝贡献的收入,在一个月内实现收入破百亿。
表面上看,余额宝主打的高回报和高流动性成功吸引了屌丝们的目光,但在这背后,支付宝的合作者天弘基金其实并未承担看上去那么高的风险,因为支付宝为天弘基金提供的技术支持,可以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度挖掘用户的支付规律,从而帮助天弘基金降低其基金产品的流动性风险。支付宝也能从技术服务中赚取收益——一桩双赢的生意由此诞生。
不过,阿里今日的成功,在十年以前或许是多数人都无法想象的——我们是造假大国,又不讲诚信。面对面做买卖都防人三分,更不必谈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生意了。和十年前的情景很像,今时今日也有许多人看衰中国的企业社交网络。比如微部落的CEO谢殿侠认为,企业社交和效率是不可得兼的鱼和熊掌。但iWorker工作家的副总经理@难为周全则认为——“现如今华为应届生起薪都快五位数了,各项成本的攀升正威胁着企业的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借助工具以优化人力资源。
并且从群聚角度而言,“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 85、90 后正逐渐成为主导互联网的工作者,这些互联网时代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拥有的平等意识和展示自我的需求,远比前辈们来得强烈。可以预料,在引导这些青年成长的道路上,企业社交网络不会缺席。”
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群聚的社交网络完成,那么高技术人才的招聘呢?美国的创业公司TrueAbility就想通过职业技能远程测试而非一张简历来招聘。TrueAbility 有一款旗舰产品Ability Screen,它允许企业在实时服务器环境下对多位应聘者同时进行技能的远程测试,不仅可以依据测评结果做出排序,还提高了企业单位时间内的测评人数(最多可以节省 66% 的时间)。
TrueAbility提高了找人才的效率,云云网新出的微博新闻客户端“微博订阅”则想让用户在微博上看新闻的效率更高一些。“微博订阅”是一款纯粹的微博阅读客户端,支持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四大平台,通过抓取实时热门微博,呈现当下最热门的新闻事件。它的所有热点微博均来自新浪微博和 360 搜索(微博嵌入搜索)的数据,由机器产生,经过人工挑选——你再也不用担心错过新闻,再也不用担心看到假新闻了!
果然群众的需求才是上帝,否则苹果也不会顺应天朝人民诉求,在iOS 7 Beta4中推出符合中国人民群众特色需求的九宫格输入法。各位创业者们,你们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