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通信应用成用户发送短信息首选,但短信未死

boxi·2013年04月29日 22:43
微信、WhatsApp、Kik、Viber、MessageMe以及苹果iMessage、黑莓Messenger、三星ChatON等免费手机即时通信应用的流行正在逐步蚕食电信运营商的短信收入。诺基亚在手机上甚至专门为WhatsApp设置了一个按钮。


微信、WhatsApp、Kik、Viber、MessageMe以及苹果iMessage、黑莓Messenger、三星ChatON等免费手机即时通信应用的流行正在逐步蚕食电信运营商的短信收入。诺基亚在手机上甚至专门为WhatsApp设置了一个按钮。

电信及媒体咨询公司Informa最新公布的数字表明,上述应用已经压倒短信成为用户优选的发送短信息方式。根据该公司的数据,2012年,通过上述应用发出的文字信息为190亿条/天,相比之下,短信发送量仅为176亿条/天。而且预计今年每天通过即时通信应用发送的信息量将会翻番至410亿条!

短信未死

Informa预计,到2014年二者的差距将进一步被拉大,这些免费应用每日消息发送量将达500亿条,而短信的日发送量仅至210亿条。但是这也意味着短信的日发送量仍保持小幅增长。

因此,宣告短信已死仍为时尚早。虽然这一天最终会到来,但是,除非全球的大多数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机而且订购数据套餐了,否则的话,短信还是可以活得很久的。

普遍服务的必要性

就目前而言,短信仍然是移动终端之间最通用的消息平台。短信不需要安装特别的移动应用,也不需要注册到单独的设备上,用户可以在任何一台设备上发送或接收短信,不会受限于运营商或者手机的配置程度。

虽然用免费即时通信应用发送的消息越来越多,但是却无法完全取代短信。比方说,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多人仍严重依赖于短信作为沟通手段。因此,虽然短信日渐式微,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还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很多研究表明,六岁之前是一个人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所以Grechen Huebner和她的合伙人Jon Mattingly开发了一款应用,在孩子很小(甚至还不认识很多字)时,就锻炼他们用程序员的方式思考。 这款iPad应用叫Kodable,从界面到内容都非常简单,其目的也非常明确:让小孩子能够尽早接触到编程语言。Kodable面向5到7岁的孩子,但Huebner指出,经过测试,其实3岁的孩子也能玩的津津有味。

2013-04-2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