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遭遇经济学——“规模经济即服务”正在成形
被Facebook以7亿美元收购时,Instagram的雇员不过12人,而它所有的数据计算都是借助AWS完成的;全球芯片销售数量超过350亿枚的ARM公司,员工也仅有2300个,ARM自己并不制造芯片,却通过出售其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给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得以卖出遍布海内外的芯片产品,而苹果又把其实际的生产外包给TSMC这样的半导体代工企业。
这一行业现象表现在巴菲特倡导的投资理念中,就是投资那些已经形成规模经济的企业。所谓的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说“当企业的产量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各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产生了1+1>2的效应,平均成本呈现下降趋势”(来源:百度百科)。具象点解释,即当你生产100个芯片时,每个芯片的成本是1美元,但当你生产100万个芯片时,每个芯片的成本却降为1美分的时候,你就形成了规模经济。而Amazon、微软、Google和OpenStack正迫不及待地将其规模经济优势作为服务出售。富士康在电子工业方面做的事情同样符合这一趋势。那么,当这种趋势向其它诸如家居、汽车、装修、零售这些领域拓展时会发生什么呢?
更详细的分析可以点击进入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