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回忆:Lomography智能相机胶卷扫描器用手机app将往日底片数字化

新用户688066928·2013年03月14日 15:36
描写拍照摄影,黄伟文的《沙龙》歌词写得最好:“留住 温度 速度 温柔 和愤怒/凝住今日 怎样好/捉紧 生命浓度 坦白流露 感情和态度/停下时光 静止衰老”。大概不少人和我一样,从小就爱那些可以被框住的影像,在没有智能机的年代,爸爸的老相机、可重曝光的LOMO、自己组装的双眼相机都是我的宝贝。尽管很多人说胶卷的时代早已过去,但那些有年龄的底片所框住的瞬间却永远不会过时。


描写拍照摄影,黄伟文的《沙龙》歌词写得最好:“留住 温度 速度 温柔 和愤怒/凝住今日 怎样好/捉紧 生命浓度 坦白流露 感情和态度/停下时光 静止衰老”。大概不少人和我一样,从小就爱那些可以被框住的影像,在没有智能机的年代,爸爸的老相机、可重曝光的LOMO、自己组装的双眼相机都是我的宝贝。尽管很多人说胶卷的时代早已过去,但那些有年龄的底片所框住的瞬间却永远不会过时。

在拍照app盛行的当下,著名的实验创意摄影机构Lomography也在做数字化的尝试。不过它并不是想将LOMO相机数字化,而是想用一部智能相机胶卷扫描器(Lomography Smartphone Film Scanner)和手机app(目前iOS应用正在审核当中),帮大家数字化深藏的记忆。通过这个内置直接照明板的小盒子,人们可以轻松将底片扫描进智能手机上。扫描器可以和iPhone、主流Android手机一起使用,而手机app能够转换所有35毫米的胶卷(彩色负片、黑白负片、幻灯片等),还能缝合全景照片、制作基于底片的动画影片,让底片里的故事得到分享传播(文章的主题图就是这款产品扫描出来的效果)。

Lomography中国区总经理Howie跟我说,这个结合手机app将底片数字化的想法是他们在去年推出电影相机LomoKiino后出现的灵感,研发和生产都是Lomography团队自己做的,从idea到真正出货大概花了9个月的时间。“其实扫描器的技术并不难,难就难在怎么做好。因为每台手机的镜头都有自己的焦距等差别,Lomography香港的设计团队针对不同的镜头和底片类型做了很久的测试。”Lomography Smartphone Film Scanner的第一次亮相是在Kickstarter上,当时那个5万美元的项目红极一时,最后筹得了26.8万。而在Kickstarter的订单出货后,Lomography也在本月正式将扫描器销售面向消费者。

既然是来自科技博客的采访,当然要问问Lomography:在这个拍照app盛行的年代,Lomography活得怎样,是否有想过转型做更多的数字化尝试?Howie的回答很有趣:在他看来,LOMO的热潮在国内可以说未被开发,拍照app盛行的年代,对Lomography来说其实也有好处。“起码,在人们使用app里面LOMO滤镜效果的时候,会更多自发地想了解LOMO是什么。”

Howie认为,胶卷相机依旧有手机拍照所没有的体验和效果(作为一个还在玩胶片机的人,我很认同),Lomography可能没有打算在LOMO相机上做更多的数字化,但却也在做不同的尝试。比如这次在扫描器上的尝试,Lomography就已经丰富了自己产品的层次。以前Lomography可能更多的是想让摄影爱好者用上它的相机,但这次的“扫描器加app”的尝试却不需要用户拥有Lomography相机,只要你有胶卷上的回忆,你就有可能购买、参与。Howie透露,他们已经有更多产品的想法,不过要暂时保密。他们新产品的方向依旧是:让不同的人去使用,而且“一定是会有话题性的产品。那些抄抄别人idea挂个牌子的事我们不做。”

看了看目前Lomography Smartphone Film Scanner的定价,人民币538元。对于在北京扫一次底片就得20块左右的我来说是个好消息,不知道对于也有胶片回忆的你来说,是不是?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今天Fivethirtyeight(以数据为主的时政分析博客)的博主,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大数据领域的超人Nate Silver在SXSW发表了一场有关大数据的演讲。内容并不鼓舞人心,但紧贴现实,具有洞见。他告诉创业公司去寻找那些和大数据相关、容易出成果的领域。“寻找那些你有数据可用、但却从没有人拿这些数据进行过分析的领域,这样竞争更小,你也更容易成功。”Nate说。

2013-03-1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