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死了吗?移动设备销量已与PC分庭抗礼
曾几何时,WINTEL联盟占据了计算市场的绝大部分领地。可是自从苹果2007年引入了iPhone之后,传统的桌面及笔记本销售份额就开始逐步被运行移动平台的设备所蚕食。
Horace Dediu跟踪了这方面的市场数据,近日他推出了一幅个人计算平台简史图,该图追溯了1975年至今的设备份额演义史,看看这份图表,是不是觉得很有趣?
上图中,苹果的份额是合并到一起的,并未区分iPhone、iPod touch和iPad。不过我们知道苹果iOS设备的销量要远远超出Mac OS X,2011年四季度,iOS设备的销量是2800万,而Mac则是490万。Android设备则为全部的移动设备(除了少量可忽略不计的Google TV和某些地段笔记本)。
此外,据Gartner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球售出的PC总量为3.528亿台。相较之下,仅
三星一家去年售出的手机就达3亿,且2012年预估的销量将达3.72亿,其中有1.5亿台为智能手机。尽管三星售出的并非都是智能手机,但是均为移动设备无疑,且都可以进入web并运行应用:这是从传统的计算模式迁移走的两个关键活动。
还有就是,大部分人都不会去画CAD,做3-D电影,编程序或者计算公式这些需要很强处理能力的事情,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传统计算机在价格、能力和性能方面显得能力过剩。如果你要玩需3-D图形支持的游戏或别的什么处理密集型的任务,现在也有远程接入家中或云端的PC的选项,比如说,Amazon现在就有通过其EC2产品线提供的每月750小时免费的Windows Server实例。
有人也许会提出质疑,说经济不景气拖累了PC的销售,是有一点,但那不是主要的原因。若如此,英特尔预期价格超1000美元的超薄本就不会太热门。而单价200至400美元的上网本在过去几年也不会销量下降。的确,有些想买PC的人现在是钱不够。但是这正使得智能手机或着平板电脑显得更具吸引力,因为高端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销量要低得多。也有人会提出说手机有月租费,是,但是相对于一次性花掉700到1000美元来说,那笔小钱更能为用户接受。
糟糕的经济实际上帮助移动设备制造了一次完美风暴。移动设备是更便宜的起步投资,又具备了连接到不断壮大的云服务的能力,同时又迎合了许多人的那种过去由PC来满足的需求。那么PC“死”了吗?不,远未如此。不过,未来PC肯定不会像过去那样的不可或缺了。
Via:
Gig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