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城市群”到“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助力胶东半岛新突破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一体化的程度得以进一步加深,区域协调化发展的概念也愈发受到重视。山东省将其作为八大发展战略之一,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布局中,包括青岛在内的胶东五市则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也迎来了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
作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交通运输一直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交通枢纽的建设至关重要。一体化的交通体系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划造成的行政壁垒,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要素资源流动效率,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关键载体。
以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一体化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完成交通投资17957亿元,同比增长9.4%,交通建设对中国经济影响之深刻,难以计量。而作为连接多城市协同发展的纽带,交通建设也一直是经济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区域交通一体化加快发展不仅能有效提高交通体系的整体效益,也是引导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和产业整合的先行条件和有效手段。
纵观世界,区域合作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放眼国内,都市圈建设正在成为引领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图片来源:Pixabay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已开展多年,加快构建高质量、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已成为重塑城市格局、提高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在公路方面,长三角经济带所辐射的三省一市,加快打通省际断头路,全面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首批规划的17个省际断头路项目将于今年全部完成。在航空方面,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为引领,推动区域内各机场合理定位、分工明确、差异化经营,到2030年建成世界级机场群。在航运方面,以上海港和舟山港的合作为牵引,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促进,推动实现长三角港口一体化、智能化运营。通过港航联运、铁水联运、公路协同等途径,长三角地区经济带已实现四通八达、快捷高效的交通格局。
在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激情”。川渝两地交通部门已形成《关于进一步深化川渝交通运输合作有关事宜会议纪要》,双方将共同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立体网规划》,协同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共同争取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试点任务纳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方案。
相互协调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实现单个孤立市场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这不仅符合现代经济开放、分工与合作的发展本质,更契合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需求。
打通区域动脉,激活发展潜能
一经提出就将打造长江以北地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支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中国北方的创新高地、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为锚定目标的“胶东经济圈”,已成为山东半岛协同发展的“压舱石”。
想要实现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首先要打造交通一体化,这也成为了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胶东五市的共识和目标。胶东经济圈概念一经提出,辐射城市聚力起势,开始在相互切磋中不断探索突破合作范围、合作领域和合作层次,签署《胶东半岛交通一体化发展备忘录》,稳步提升港口能力,不断优化航空布局,加快加密铁路和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骨干网络,进一步提高交通设施通达度和覆盖度。
图片来源:Pixabay
各地纷纷交出第一批“成绩单”,潍莱高铁建成通车,潍烟铁路、莱荣铁路开工建设;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加快推进,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明董高速公路开工建设;G204烟沪线(黄岛大场段)改线工程、S219灰里线拓宽改建工程、G204烟沪线(莱西段)拓宽改建工程等毗邻市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迅猛发展。
2021年4月25日,全长约90公里的青岛-平度-莱州城际铁路项目第一道涵洞开工建设。据悉,该城际铁路的建设,将地处渤海湾畔的莱州市纳入了青岛都市圈的范畴,这意味着青岛都市圈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延伸至渤海湾。这条城铁直通平度,在大青岛的格局中,平度、莱西始终是薄弱环节,城铁规划将拉近青岛与北部的空间距离,使大青岛真正大起来。
2021年6月,随着《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城际列车开行合作备忘录》和《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备忘录》的签署,青岛西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青岛经平度至莱州城际铁路、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主体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青岛与烟台、潍坊、日照等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将进一步加强。
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布消息显示,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建设初步设计方案确定。该项目是增加胶东半岛区域高速铁路网运输组织灵活性、提高高速铁路供给侧水平的重要工程,是胶东半岛与长三角及以远地区旅客交流的辅助通道;对加强胶东经济圈重点城市与京津冀、长三角区域联系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青岛及以北地区快速南下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高标准新通路,有效解决青岛沿海南下高速铁路通达能力不足的问题。
交通运输已经成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官”和“方向标”,依托交通轴和海岸带,集聚各类要素资源、科学布局人口及经济承载空间成为可能,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加快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基础和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