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漠河不要随便抽烟和燃火

未来城不落·2021年11月10日 13:28
在漠河,有个人跳了34年的独舞的男人

这几天,被各地在下雪的消息,给刷屏了。

但你知道,全国下雪最早的城市,是漠河吗?

对啊。 

2021年的雪,又要下了,但大家都还没想到,会有人还活在1987年的记忆里。 

我相信,最近你也被一首歌给刷屏了。 

没错,是《漠河舞厅》。

和这首歌一起爆红的,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在那个故事里,一个叫张德全(化名)老人,从1987年开始,一个人在舞厅跳了34年的舞。 

34年后,他没想到,他火了。 

他每天都来的舞厅,也跟着火了。 

有网友说,“这也许是半个世纪以来,最让人感到惋惜的爱情。” 

深夜循环歌曲,身临其境,泣不成声。 

△ 《漠河舞厅》的网易云评论 

一场大火,像突然的沉默了的空气。 

一场爱情,连告别也来不及说。 

有个男人34年来,总是停在途上,一边跳舞边一回望你,康氏。

01

大火,大梦

2019年,歌手柳爽去了中国最北方的城市,漠河,采风。

有天晚上,他在街上看见一个平时不常见的舞厅,放着七八十年代的老歌。 

△ 网传的“漠河舞厅” 

在昏暗的灯光里,只有几盏老式镭射灯,和摆放在地上的喇叭,屋顶上还有几个闪光灯球,随机地反射着霓虹灯光。 

他走了进去,看到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跳舞。 

人们的脸上,大多带着喜悦。 

角落里有个老人,脸色沉默,动作笨拙却一直跳着,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习惯地,做出了情侣对跳的动作。 

对面,似乎一直有个舞伴,只是外人见不到那个舞伴到底长什么样。 

这是他,最熟悉的动作了。

这一套动作,他整整跳了34年。

柳爽走到他身旁,与他一同起舞,留下了那张被全网刷屏的动图。 

音乐停止。 

他和这名叫张德全的老人攀谈,一开始只是好奇为什么他一个人在这里跳舞。 

老人用五分钟,说出了他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 

△ 舞池中央独自跳舞的老人,就是张德全 

上世纪80年代,漠河还只是一个小村庄。 

1955年,张德全就出生在这里。

1983年,漠河立县。 

大批的生产车队在尘土飞扬的街道穿行,邮政的房梁上拉起了横幅庆贺。 

再没过多久,有对自由恋爱的年轻人结婚了—— 

他们,是年轻的张德全和妻子康氏。

△ 漠河 

在80年代的县城里,舞厅是最好的社交场所。

一个冬天的夜晚,小镇青年张德全在漠河的舞厅认识了妻子康氏。 

那次,康氏忽然跳起了舞,张德全被她的舞步迷倒了,向她请教跳舞技巧。 

一来二去,两人便坠入爱河。 

结婚那天,他很清楚地记得当时广播放的是谭咏麟的《迟来的春天》: 

望见你一生都不会忘

维叹相识不着时

情共爱往往如迷难以猜破 

△ 现在的“漠河舞厅”。图/ @微博 

不在舞厅的日子,他们就跑到仓库里去跳舞。 

一盏灯,两个人,不说话,心中有歌。 

后来,仓库要改造了,他们去跳了最后一次舞。 

也是那次,他们才认真观察到,那些在仓库里漫天飞舞的粉尘,在光影下,像是一颗颗星星。 

他们给这个仓库起了个名字,晚星。

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举国震惊的“5·6特大森林火灾”。 

那天,正刮着9级大风。 

没想到,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火,也正从遥远的森林蔓延到漠河的县城。 

往日平静的小城,不到半天时间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原大兴安岭地区常务副专员张举说,“火根本不是漫过来的,而是从天上‘飞’过来的”。 

在当年的新闻和报纸之中,这场火灾被称为“天火”。 

△ 当时的灾难想象图。图/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28天后,这场大火才被扑灭。 

共计101万顷森林、85.5万立方米国家储木被烧毁,5万漠河人流离失所; 

经济损失5亿余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 

△ 漠河与灾后第二天的废墟 

最让人痛心的是,有211人在这场火灾中丧生。

遇难者的名字里就有张德全的妻子,康氏。 

那天,是张德全外出工作的第14天,他从遥远的加格达奇赶回漠河。 

那时的漠河,早已被烧成一片狼藉,他的家和妻子没有了。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 图/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他没等来她,和没跳完的半支舞。

此后,张德全没有再婚,也终究一个人“活”在1987年里。

△ 示意图,非“漠河舞厅” 

歌名叫《漠河舞厅》,实际上并不是在“漠河舞厅”里发生的。 

县城被毁,但他记得仓库的地址。 

后来,有人在原址不远处开了一家地下舞厅。他想着妻子一遍遍教他的动作,来到舞厅,在霓虹灯下一个人跳啊跳,跳啊跳。 

2019年了,他的舞步还是那么笨拙。 

因为那是在1987年,他学会的——他们最后跳那支舞的动作。

△ 我的眼里,全是你,康氏。 

一遍遍地跳,像是在责怪自己那次不该出远门,也像在向康氏道歉。 

步伐动作不大,有时在原地徘徊,谈不上优美,却比任何人看起来都要认真。

当年,仓库里的空位不大,每一步都要跳得小心。 

热恋中的人,总是会忘情地跳,不断地碰到木架,粉尘又开始漫天飞舞,就像那天晚上他们给仓库这个秘密基地起的名字一样。 

晚星。

在不知情时,很多人都以为张德全是“疯子”。 

他遇到了柳爽,说出这个尘封了30多年的故事。 

这首歌的原意,是献给所有不幸而逝去的生命,以及奋战一线的消防员战士。

以及,那个生活在2021年,却依然原地起舞在1987年的张德全老人及其爱妻。 

02

《再见了晚星》

漠河,是张德全老人生活了66年的地方。 

这是 中国地图上最北端的城市 ,人们对这里的印象:极度寒冷、偏僻。 

因此,漠河拥有了各种“中国最北”的名号:

例如,最北乡政府、最北小学、最北邮局、最北人家、最北冷饮店、最北哨所,甚至还有中国最北端的厕所…… 

每年,中国的第一场雪都会先在漠河落下。 

雪,一个能让人充满想象的词。

因为极度靠近北极圈,在人们心中,漠河有着中国最盛大的冬天,最美的极光,是一个像梦一样的地方。

在那场大火后,漠河下过了无数场雪,也新建了很多建筑。 

仿佛在慢慢地覆盖火灾带来的伤痕与痛。 

唯独,除了张德全,以及余下210个死者家属的心里。 

不能。 

他们心中,尘封的记忆总是和火有关。 

和张德全老人聊了五分钟,柳爽回到北京,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一段关于漠河这个地方的「这34年」。

一封命名为 《再见了晚星》 的信。

写了对康氏的想念,以及回忆当年的漠河时光。 

“盏灯曳曳,虫鸣入耳,我们偷偷地钻进高高的麻袋堆里,脚下一圈一圈的鞋痕在尘土中像涟漪一般慢慢摊开,在那个针落地都可以听到“叮”的一声的仓房里。” 

《再见了晚星》作者:柳爽 

漠河很冷。爱不会,我还有晚星。 

”在离我们秘密的仓房旧址不远的街道,开设了一家陈旧的舞厅,迪斯科的步伐你未曾教给我,但我似乎也渐渐从老朋友们那里掌握了一二,我管它叫‘漠河舞厅’。” 

《再见了晚星》作者:柳爽 

——这是柳爽写的故事,但在歌曲和文章里,都添加了文学想象与细节补充。 

👆🏻《再见了晚星》全文(滑动查看)

突然爆火的《漠河舞厅》也引来了很多人质疑。 

“张德全老人的故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给出了答案: 

张德全经常去的那间“漠河舞厅”的老板也站了出来: 

也许一切,都是巧合。

也许柳爽不去漠河,老人不再跳舞,那么这个故事也不会被人知道。

也将永远会尘封在张德全老人的心里。 

人们不会知道,在漠河有个“漠河舞厅”,与一首专属这里的《漠河舞厅》。

更不会知道,在漠河有一条随处可见的标语:出门不带火,室外不抽烟。

这是漠河与其他城市的最大区别:室外不抽烟。

如果你了解过34年前那场灾难,就会懂。 

△ 每年5、6防火季,这里标语会更多 

有人低估了一首歌的力量。 

音乐人也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高光时刻在哪里。

2020年发布的《漠河舞厅》,在2021年带火了这座北方小城。 

△ 图/ @携程社区 作者:胡子叔叔Kelvin 

不仅是舞厅,连带漠河这个城市也顺带完成了一次免费的宣传推广。

漠河相关部门,也已经顺势打造起自己的文化名片。 

10月25日至今,黑龙江省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在其官方认证的短视频平台账号“漠河文体旅游局”多次发布了关于《漠河舞厅》短视频。 

邀请大家有机会到漠河旅游打卡。

△ 有近100万人观看漠河县城的直播 

也许是因为距离太远了。 

大家在听《漠河舞厅》前,都没想到这个如此有传统东北气息的地方。

漠河县城不大,藏在大兴安岭的林区中。 

这里时常吹着呼啸的风,行人和车也不多,干净的蓝天白云抬头就能看到。 

如果要看雪,这里的大兴安岭拥有茫茫林海。

是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

这里还拥有北方最美的童话村,北红村。

村子里很安静,也很原生态,一排排的平房,被白雪覆盖着。 

到了冬天时,村民还会进行传统的冬捕行动,这是南方无法看到的北方生活文化。

可以走进附近的林子,看高大的白桦林。 

如果有机会,还能见到迁徙的鄂温克人,与他们的“至宝”驯鹿。 

△ 鄂温克族最后的驯鹿女王:玛利亚·索 

但一定要记得的是: 在漠河,请不要随便抽烟和燃火。

△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也不要去寻找那个叫“张德全”的老人,那是化名,也是保护他的最好的方式。

他不再去“漠河舞厅”跳舞了。 

但他还会在深夜之中,在某个仓库里,透过灯火的光,看着漫天的“星星”一直跳下去。 

03

山河故人

我相信,生活中总有人是在一直跳舞的。 

也许是阮巧星,也许是赵涛,也许是张德全。

作家王占黑的小说《小花旦》里,那个热爱跳舞的剃头师傅,叫阮巧星。 

在经历父母离世、经营的理发店被拆的变故后。

他在人群之中消失了。 

多年以后再见到他,成了上海一家旧舞厅的员工。

每天,一个人在舞厅里独自跳舞,不知疲倦。

△ 生活。图/ @王占黑 

城城在写这篇文章时。 

一直在听电影《山河故人》的插曲,《珍重》。

这是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看了十多遍。

想起,是因为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和张德全老人的人生有些像。

电影的开头。

有一群年轻人, 泡在县城唯一的迪斯科舞厅里。 

听着当下最流行的英文热曲《Go west》,一群年轻人就这样不知疲倦的跳着,舞着。 

舞蹈之间,情愫便生。 

像极了张德全和康氏年轻那会儿。 

电影的结尾。

在历经一个一个老天爷开的玩笑后,有人错过,有人误会, 回首便已过去几十年。 

获得另一种“自由”后,女主角赵涛走到河边的雪地上。 

然后, 跳起了属于她的独舞 。 

没有人知道,此刻的她在想什么,脸上的笑容好像是回想:当年多快乐。 

背景音乐,还是《Go west》。 

舞蹈动作,和当年在迪斯科舞厅里跳的,一模一样。

山河、故人尚在时,她还记得,张德全也是。

这是一种隐喻,时间的无情和残酷,从此陌路的不告而别,凭空消失的了无踪迹。

也许,这不是生活的断裂处。 

而是灰色记忆里,如流水般弥补过往的思念的声音。 

隐忍的生活中,又有希望。 

如果声音能看见,也许会是那支跳了34年的独舞。 

山河故人,无需刻意提起,有人从未忘记。

《珍重》(粤语版)

突然地沉默了空气 

停在途上令人又再回望你 

沾湿双眼渐红 

难藏依恋及痛悲 

多年情不知怎说起 

在何地仍然是关心你 

无尽长夜为陪伴我怀念你 

它方天气渐凉 

前途或有白雪飞 

假如能不想别离你 

不肯不可不忍不舍失去你 

盼望世事总可有转机 

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 

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城”(ID:thecity2015),作者:那城的城城,36氪经授权发布。

+1
1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新锐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