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广东首发 | 「大鱼视觉」获洛阳前海科创数千万A轮融资,机器视觉加速微观检测自动化
采丨 许璧端
作者丨廖颖仪 许璧端
编辑丨江倩君
根据《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我国与制造强国还存在工业产品质量效益的较大差距。成为制造强国还需在 工业产品制程最后一道关卡“工业质检” 方面加大发展,提升工业检测技术能力,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工业检测行业充满了机遇。根据IDC发布的《中国AI赋能的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市场分析,2021》报告,2020年全年中国 工业质检软件和服务市场平稳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内工业质检软件和服务市场规模将会保持3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但长期以来,工业质检以人工检测和进口设备检测为主, 进一步发展需要面对两大痛点:一是人工检测的三“率”低, 即效率、覆盖率和正确率,不再能满足工业品随着制造业发展提高的质量要求; 二是设备检测的技术及器械依赖进口, 价格高且无法及时处理售后问题,企业易受诸多不稳定因素的限制,无法产生规模效益,发展受阻。
应用机器视觉开展微观检测,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在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共存的背景下,大鱼视觉技术(河南)有限公司(简称「大鱼视觉」)致力于提供国产工业自动检测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赋能工业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大鱼视觉」创始人张宪明说道: “在新基建拉动下,汽车、光伏、半导体等行业飞速发展,终端产品制造工序追求越来越高的出厂良率,对机器视觉技术需求旺盛,机器视觉赛道具有很大潜力。”
微观检测是指精度在微米级以下的检测,一般应用于工业产品表面瑕疵检测环节。现状基本表现为:需要人工使用高精密显微镜判断产品质量缺陷。而 人工依赖度高带来的问题一是效率低,无法实现在线作业;二是人工劳动强度大,培训成本高,企业面临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三是下游企业发展倒逼质量提升,而传统微观检测输出不稳定且覆盖率低。
「大鱼视觉」直击行业痛点,充分利用机器视觉的优点发展微观检测技术, 为液晶屏、半导体材料等工业产品表面瑕疵检测开发了 全智能在线检测设备,可以发现传统的工业相机无法识别的微米级缺陷,专门进行工业质量在线检测, 相比于人工提高了信息反馈速度和检测精度,更加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据了解,「大鱼视觉」采用原创优化算法,对于划痕划伤识别率达99%以上。其自主开发的 微观成像技术、大幅图像快速处理技术 两项误检率和漏检率远高于行业标准。
工业检测行业蓬勃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打开空间
伴随检测行业国产化大潮出现,国内出现了不少企业进入微观检测设备及服务领域,但大部分并未构筑起可靠的行业护城河。
据「大鱼视觉」创始人张宪明介绍,目前,「大鱼视觉」深耕微观检测领域,坚持采用原创优化算法,具备充分的数据源优势,因此占据了行业先发优势。
在技术方面, 「大鱼视觉」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算法和高效的研发团队,公司目前申请及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未来将在高精密光学器件、核心图像算法研发、高等级控制系统开发和人工智能软件系统SaaS平台四个方面不断巩固技术壁垒。
「大鱼视觉」不仅在技术方面巩固优势,在团队、产品及服务方面也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方面, 目前其 主力产品是“导电粒子智能检测机” ,正式投放市场后体现出明显的 差异化优势: 技术方面通过海量数据积累不断迭代的最新算法,在划痕瑕疵方面能够做到精准有效识别;硬件方面通过开发便于计算机平台、自动控制系统提高图像采集质量和效率;软件方面升级了软件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产品换线的效率。
服务方面, 「大鱼视觉」以“按需定制”开发的模式迅速抢占市场,帮助企业做到全面自动化,打通上下游产业需求。商业模式上,「大鱼视觉」采用软硬件混合开发的双轮驱动策略,为用户提供内置软件的硬件设备。
致力拓宽行业应用领域,迭代更新突破行业瓶颈
随着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一体化的信息家电产业)制造行业产品制造工艺的 提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业质检技术在不同领域场景持续迭代创新,行业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
在张宪明看来, 正如数码技术的诞生取代了胶卷,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将代替“人工+显微镜”检测,加速传统检测的自动化升级。
针对机器视觉技术应用瓶颈问题,创始人张宪明认为, 目前的瓶颈客观存在,突破瓶颈不仅需要团队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也需要通过产品投入市场后与需求不断磨合的反馈来进行迭代升级。
「大鱼视觉」主要的客户群体集中在 频率显示器、PCB和半导体行业 等,最新合作了深圳中光电发展集团,帮助其提高产品出场良率,实现了合作双赢。在拓展新市场方面,「大鱼视觉」表示 将瞄准需求大、技术壁垒高的硬科技领域, 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以过硬的产品与技术快速打开市场。
同时,「大鱼视觉」树立了“推动实现2025上市”的发展目标,未来将坐标占据30%半导体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湾区,设置专门的深圳办事处瞄准高端制造领域,拓展业务空间。
据了解,「大鱼视觉」在2020年初获得东方富海的融资, 并在近日完成由洛阳前海科创发展基金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扩展业务布局。 张宪明表示,未来会继续在研发队伍构建、技术突破以及产品研发等方面继续发力。
投资人说
本轮投资方「前海母基金」董事总经理景亮表示 ,「大鱼视觉」是一支具有底层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素质团队,同时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的运营与市场开发队伍,选取半导体产业链中技术要求高、用工最多的检测环节,对标国外先进技术,已经实现了部分关键技术指标的弯道超车,在工业外观检测赛道上一定大有可为。
前一轮投资方「东方富海」项目负责人李尚然表示 ,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进程中,工业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市场潜力巨大,而「大鱼视觉」专注于其中技术难度大、人工替代与国产化需求强烈的微观瑕疵检测细分领域,是一个很好的市场突破口。此外,公司团队具备研发、落地能力强的优势,在产线上深耕多年,积累了宝贵的图像数据与工艺经验,产品在推出市场后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是个值得信赖的团队。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