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送餐机器人发展前景
百氪解答
1. 以餐厅场景为切入点,多场景逐步渗透,成为餐饮配送机器人行业发展新方向。
疫情防控期间,餐饮配送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医院、隔离点等防疫前线,提供医疗物品运送、隔离人员三餐配送等服务,餐饮配送机器人应用场景已经开始向医院、酒店、办公楼等领域拓展。以餐厅场景为切入点,以市场需求、客户付费意愿为导向,加强深耕细作,依托长期积累的餐饮业经验,技术和商业化能力不断被打磨,在多场景延展布局方面,餐饮配送机器人厂商优势明显。
一方面,餐厅场景复杂度较高,动态障碍物繁杂、运行通道狭窄,且不同类型餐厅的需求差异化较大。另一方面,餐饮业市场规模庞大、人力成本承压明显,深耕餐饮行业,厂商的组织能力不断积累,成本控制能力、销售能力、产品量产能力、供应链布局能力不断提升,对于进行多场景布局有着很大的优势。
2. 我国服务机器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海外业务成为餐饮配送机器人厂商争夺的重要阵地。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申请量、产业链完善程度、产业环境等方面 都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扩大。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累计超过44万件,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报告预测,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全球市场占有率将达到近30%,2013-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为36.0%,约为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的2倍。
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领跑者。 在此背景下,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成为餐饮配送机器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来源:36氪研究院)
相关信息
- 餐饮配送机器人厂商优势
一方面,餐厅场景复杂度较高,动态障碍物繁杂、运行通道狭窄,且不同类型餐厅的需求差异化较大。另一方面,餐饮业市场规模庞大、人力成本承压明显,深耕餐饮行业,厂商的组织能力不断积累,成本控制能力、销售能力、产品量产能力、供应链布局能力不断提升,对于进行多场景布局有着很大的优势。
- 餐饮配送机器人国际竞争力
餐饮配送机器人作为商用服务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市场容量巨大。随着我国核心硬件和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餐饮配送机器人整机成本下降明显,能够在复杂度较高的场景下完成更为繁杂和精细的操作,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扩展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