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发展现状及发展意义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及发展意义
百氪解答
- 发展现状:
1.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数据中心数量、机架总数以及市场规模都处于迅猛发展的状态中。未来随着新基建政策逐渐落地,数据中心行业还将实现高速扩张。
2. 从数据中心发展特点来看,我国数据中心主要围绕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布局,并有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数据中心效能水平不断提高,数据中心逐渐向绿色化方向发展。自建数据中心开始兴起,但是外包数据中心仍是主流。
3. 从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基础电音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厂商和其他跨界转型从事数据中心业务的厂商构成四类市场参与者。其中运营商是最大市场参与者,但它们的数据中心一半以上供自身业务使用,不对外开放,且在核心城市资源布局不多,客户需求有限。这方面数据中心服务主要由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来提供,以满足互联网、云计算、金融等客户需求,竞争较为充分。
4.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基础设施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和制冷设备。中游运营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运维服务和第三方IDC云服务。下游终端用户则从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到传统行业全覆盖。
- 发展意义:
数据中心是承载数据的基础物理单元,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它作为新型基础设施之一,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涉及部门广、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可以使经济社会不同领域以及更多国民获得普遍化的经济红利。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的新基建,还为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增强经济韧性提供了新机遇。它可以夯实中国自主研发能力,摆脱产业基础薄弱、协同性不强、产业链附加值低的状况,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助力企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重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发展数据中心可以使互联网、金融、制造、交通运输、医疗健康、教育、农业、文化等行业得到更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提升业务发展能力和产品应用品质。运营商、数据中心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等数据中心的生产建造者和产业链利益相关者,受益于政策扶持和资本流入,可以在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扩容中获得更大成长空间。
在第四次技术革命浪潮中,数据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但因数据与其他传统生产要素不同,有效的海量数据往往依托多主体生成,其交互和利用效率依赖于与其相匹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则成为数据安全存储和充分利用的根本保证。
相关信息
- 截至2019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315万架,大型以上数据中心数量超过250个,机架规模达到237万架,占比超过70%。(数据来源: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信通院)
- 2014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仅为372亿元,到2020年增至19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8%,预计2021年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2486亿元,2025年将达5952亿元。(数据来源:科智咨询、中金公司)
- 在数据中心市场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分别占据24.2%、15.6%和9.8%的市场份额,万国数据、秦淮数据和世纪互联分别占据5.2%、1.6%和1.5%的市场份额。
- 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20日,我国数据中心领域共发生1234起投资案例,涉及总投资金额1174.9亿元。种子轮/天使轮和Pre-A/A/A+轮分别有257和383起项目获投,合计占比54.98%,投资金额则集中在中后期成熟项目。(数据来源:鲸准)
扩展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