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13家企业获融资,杭州生物医药领域新年持续走热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每日商报”,作者 徐歆婷,原标题《杭州生物医药企业两个月完成13笔融资 传染病疫苗、创新药、肿瘤筛查治疗是关键词》,36氪经授权转载。
2021年开始才两个月,杭州资本市场已是一片热闹。记者发现,今年开年来,杭州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融资频频,行业发展一片向好。
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1月份,杭州共有5家相关企业获融资;2月份,共有8家相关企业获融资或并购。
梳理这些企业的融资信息,记者发现,生物医药行业获得融资的杭企大多处于A轮或B轮的早期阶段,且融资金额都比较可观,6家企业融资额过亿元。
在这6家融资过亿元的企业中,有5家企业正处于创业的早期阶段。
其中,隶属于杭州上市企业迪安诊断的凯莱谱医疗,于1月8日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致力于创新药开发和商业化、主打过敏治疗技术的百明信康,于1月18日宣布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由西湖大学孵化、针对个性化输血及重大疾病进行创新治疗的西湖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于1月23日完成Pre-A+轮近亿元融资;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的嘉晨西海(杭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月1日完成过亿元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多个传染病疫苗产品和肿瘤治疗药物产品在国内和国外的临床试验阶段;而从事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疾病药物研究的杭州先为达生物,在2月19日宣布完成了2.5亿元B轮的高额融资。
除此之外,杭州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相较成熟的生物医药企业,创下了今年1-2月杭州相关领域的融资纪录。
2月5日,专注癌症早期筛查的诺辉健康完成了1.24亿美元的Pre-IPO轮融资;13天后,诺辉健康便在港交所顺利敲钟,成为“牛年”港交所第一股,也成为2021年杭州生物医药企业第一股。
“这是一个很热的赛道,2021年会持续火热。”本土投资机构银杏谷资本投资经理姚诗雨一直关注该赛道,她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据她分析,目前,杭州生物医药类企业分布领域较为均衡,创新药品研发、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均有涉及。同时,相较于其他地方,杭州的生物医药企业大多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创立。
她认为,国内生物医药企业近两年发展向好,这一方面受到宏观条件影响,比如中国在药品临床审批方面政策的改变以及中国创新药研发环境的改善,都助推了相关企业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由于港股、科创板相继降低了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门槛,这让投资机构看到了新的机会,从资本角度看,这推动了更多生物医药企业获得融资。
从去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就呈现出一片火热态势。
杭州产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火石创造于今年1月发布了《2020年生物医药领域融资情况》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生物医药领域融资共947起案例,披露金额约2087.04亿元,亿元以上融资案例395起。其中,药品领域融资项目最多,数量达307起,医疗器械次之,共259起。
显然,今年生物医药赛道的融资热度在此基础上持续升级。除了今年1-2月的“开门红”外,杭州生物医药企业融资事件不断出现。记者发现,3月1日,西湖大学孵化的另一家生物科技企业西湖欧米(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宣布获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该公司从事将蛋白质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基于质谱的生物样本数字化技术,开发基于蛋白质组和其他分子组学的辅助临床诊断新方法,助力实现肿瘤等人类重大疾病的精准辅助诊断。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