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大事件 | 遭知名抗疫医生投诉,当事人术后近失明,爱尔眼科开年大跌

任雪芸·2021年01月04日 13:34
艾芬回应,这是“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

2021年第一个交易日,眼科第一股爱尔眼科开盘大跌,当前股价跌破70元,超9%的跌幅,这背后是一场医疗纠纷的推动。

2020年12月31日,知名医生、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发布《再见2020》一文,文中“怒怼”爱尔眼科。

艾芬写道,“年头侥幸躲过了病毒的侵犯,却在46岁生日的第二天没能躲过视网膜的脱落,右眼近乎失明。”

公开消息显示,去年5月,经介绍,艾芬医生自费约2.9万元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手术后出现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右眼几乎失明的状况。

艾芬公开表示,在爱尔眼科就诊时,医生没有仔细检查其眼底,以致延误发现及治疗视网膜脱落的时机。而且,在其向医院反映情况时,医院篡改病历等医疗资料。

对此,爱尔眼科发表声明表示,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复查等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爱尔眼科不存在对患者病历和检查资料进行篡改和调换的情况,愿意随时接受社会各界和卫生行政部门核查监督。

紧接着,今年1月2日,爱尔眼科发布通告,对于艾芬女士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眼病诊治事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已成立调查工作组赶赴武汉进行调查。集团称愿意为艾芬女士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1月4日,爱尔眼科公布关于艾芬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报告称,经核实,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

对此,据媒体最新报道,艾芬回应,这是“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

深陷医疗纠纷漩涡

近年来,爱尔眼科医疗纠纷事件不断,“艾芬医生”事件仅是一个导火索。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9月,赵某在湖南衡阳爱尔眼科被诊断为左眼角膜溃疡,后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2018年初,赵某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生诊断为“左眼已失明”,需进行左眼角膜移植手术。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36氪发现,爱尔眼科此类医疗事故层出不穷。

曲靖爱尔眼科医院、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兰州爱尔眼科医院、贵阳爱尔眼科医院均曾涉及相关医疗诉讼。

医疗纠纷外,爱尔眼科还多次因违规经营被处罚。

2014年2月,黑龙江工商部门对爱尔眼科违法发布误导消费者的广告进行处罚。

2019年,河南许昌爱尔眼科医院发布典型虚假违法广告,被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10万元。

2020年10月27日,江西南昌卫健委对洪城爱尔眼科医院为患者开展违规检测进行处罚。

3000亿市值背后

公开资料显示,爱尔眼科于2003年在长沙成立。2009年,爱尔眼科登陆创业板。

上市之前,爱尔眼科拥有19家医院。上市前五年,爱尔眼科平均每年新增医院数量仅为6家。到了2014年,爱尔眼科引进中钰资本等机构,设立并购基金,通过基金收购市盈率较低的医院,加快了扩张步伐。

Wind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爱尔眼科直接收购的医院数十家,耗资超30亿元。

据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报数据,截至2020年10月,包括收购基金持有医院,爱尔眼科在全国各地拥有 552 家医院和诊所,71 家为区域城市中心医院,平均每家注册资本超过 1000 万元,其余为小型医院或诊所,平均每家注册资本为 50至900 万元。

2010年至2019 年间,爱尔眼科新增393家医院和诊所。到2020年,爱尔眼科工作的眼科医生超 6000人,占全国眼科医生的 25%。

得益于规模扩张,爱尔眼科业绩快速增长。财报显示,2010年至2019年,爱尔眼科年收入由8.7亿元上升到99.9亿元,净利润由1.2亿元上升到13.8亿元,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上,爱尔眼科股价大幅上扬。

从最初的69亿元到近期突破3000亿元大关,多年居创业板前十。至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爱尔眼科市值为3086.60亿元,挂牌交易前夕估值37.38亿元增长约81.57倍。

亮眼的业绩顺势吸引了包括淡马锡、中央汇金、高瓴、冯柳以及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持股机构数量213家,累计持股数量7.86亿股,持仓比例23%,累计市值404亿元。

截至发稿前,爱尔眼科股价跌破70元/股,跌幅6.5%。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如何抓住线下业态机会

2021-01-0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