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点评 |CPI同比转负,市场担心的现象要来了?

丁卯·2020年12月09日 12:25
我国CPI同比近11年来首次转负,是否意味着“通缩”时代再次来临?

2020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时隔11年,CPI同比增速再度落入负增长区间。

图1:我国CPI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36氪整理

猪价走弱是拖累CPI的关键因素

从分项来看,本月CPI同比萎缩,最关键的因素仍是猪肉价格的持续走弱。数据显示,2020年11月,食品价格分项同比下降2.0%,涨幅比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5%,降幅较上月扩大近10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60%,是拖累CPI转负的关键因素。

图2:CPI食品分项和猪肉分项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36氪整理

2020年7 月下旬以来,随着生猪存栏量逐月转正、出栏量逐步回升,猪肉价格止步上行,标志着本轮猪周期正式进入下行阶段。 目前,CPI中猪肉分项环比增速连续3个月处于负区间,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处于负增长,且降幅逐月扩大。

图3:CPI猪肉分项同比和环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36氪整理

从历史经验看,一轮猪周期的持续时间在4 年左右,本轮猪周期始于2018年5月,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供给快速收缩,我国22省市的平均猪肉价格从2018年5月的15元/公斤飙升至2019年10月的56元/公斤,随后进入高位盘整,2020年7月后进入下行周期。

图4:22个省市平均猪肉价格 

数据来源:wind,36氪整理

若以7月作为此轮猪周期的拐点,根据历史经验,预计至少在明年全年,猪肉价格大概率都会处于下行周期之中,从而给CPI同比增速带来较大的下行压力。

未来展望

鉴于猪肉价格对我国CPI的重大影响,36氪二级市场分析师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CPI同比增速大概率仍将面临负增长趋势。

但目前这种负增长并不是典型的通缩(背后并没有经济的全面衰退和信贷供应量的收紧),而仅是一种由猪肉价格周期变动引发的暂时现象。如果以核心通胀作为衡量指标,那么疫情以来,我国通胀基本保持稳定,涨幅已连续5个月维持在0.5%的水平。

图5:核心通胀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36氪整理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中小教育机构快速增长的逻辑和方法。

2020-12-0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