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赛生物IPO辅导期间新增5位股东,招银国际成前十大股东
「分子之心」获凯赛生物超亿元战略投资,研发蛋白质设计领域的ChatGPT | 36氪首发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分子之心」获凯赛生物超亿元战略投资;「微灵医疗」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距离新股神话破灭还有多远?
19起破发只是开始,投资人:很多硬科技项目最后都要被贱卖
2020年新股造富榜:钟睒睒入围世界富豪榜前十
一个风口的兴衰转瞬:合成生物的万亿征途
逛完近10万人观展的碳博会,我们总结了五大减碳“黑科技” | 36碳焦点
生物基内衣让谁更高贵了?
贝壳找房IPO市值达422亿美元,看全球大额交易市场风云
改写生命密码,合成生物学为何能推动“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 | 2020盘点
商务部出手反击技术封锁?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拟限出口
一条事关“东北复兴”的赛道,藏着4万亿美元
用AI“创造”蛋白质,「分子之心」获数亿元A轮融资 | 36氪首发
投资人说 I 招银国际周可祥:找到超级奋斗者,打造全球领导型企业
云悦资本先进制造系列研究(一):两万字长文拆解新能源材料产业链(中篇)
新股套利失效?投资人:会有一场疯狂的去泡沫过程
这类人开始被VC疯抢,月薪8万
资本百亿豪赌的合成生物菌株,开始赚钱了吗?|36氪新风向
合成生物,资本寒冬中的“一把火”
勤智资本汤大杰:专注早期生物医药投资,坚持长期陪伴企业成长
押注那个菌株,百亿基金豪赌合成生物“细胞梦工厂”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新材料之生物基材料行业洞察报告
再度爆火的合成生物,万亿赛道理想与现实
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蓝晶微生物」要加速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落地
VC围猎合成生物
资本追捧的“合成生物”,新风口还是新陷阱?
氪星晚报|腾讯或引进Meta旗下VR眼镜Quest 2;据悉美团拟于数月内在香港正式推出外卖服务;韩国政府拟2028年推出6G网络服务,比原时间表提早两年
超230亿,科创板股权转让活跃
开发回收率达95%的新型塑料,「赋澈生物」获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 36氪独家
生物版ChatGPT来了,可“一键生成”蛋白质,应用多以开源为主
科创板已成“硬科技”企业成长主阵地
2020年IPO深度盘点:过会企业、过会率创10年新高,中部崛起效应凸显
市场大事件 | IPO募资创10年新高,A股全面牛市信号已至?
首届上海国际碳博会开幕,超1000项低碳技术亮相展台|36碳特别策划
8点1氪丨爱奇艺会员不再限制登录设备种类;桃李面包回应消费者称吃出刀片;苹果将阻止用户免费装开测版iOS 17
砸钱、挖人、争企业,长三角年末集体“抢滩”合成生物学
「无人工厂」加速落地,中国制造业员工工资十年间已翻番
进一步发挥央国企引领作用 上交所举办央国企科创板上市公司培训座谈会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杰谛医药」专注罕见病药物商业化;英矽智能新药IIa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进展
3年亏光150万:这一届股民,注定韭菜命?
科创板这半年,悬崖边上起舞
一个化学系走出两个IPO
「碳中和」投资的美梦与梦魇|36氪新风向
从躺着拿钱到融资内卷,合成生物回归商业理性 | 氪记2022
光源资本刘梦苏:生物基材料的投资逻辑
一条被低估的万亿赛道:企业狂奔,资本布局
豪赌那个菌株,走上合成生物「造物与造富」之路 | 36氪新风向
VC预警:现在还敢投合成生物的,都是勇士
用生物技术,再造工业生产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