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问资本艾诚:看多中国创新,看好数字经济

徐硕@36氪四川·2020年06月11日 15:48
后疫情时代,一定是数字经济创新的红利期

艾诚在主持云路演活动

“在我们记录的近2000余位创始人中,80%代表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力量,从百度李彦宏到360周鸿祎,从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到喜马拉雅的余建军,他们通过把产品服务数字化创造了数字经济的繁荣。”在前不久刚刚举办的“数字天府 智投未来”2020中国数字经济投融资云路演活动上,艾问资本合伙人艾诚对36氪四川表示,未来那些由技术加持、市场驱动的创新项目将更具有价值。

据了解,艾问资本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投资了字节跳动、影谱科技、地平线机器人、喜马拉雅、达观数据等领科技领域,并希望通过5G、区块链、大数据、AI等未来技术,有更多场景的商业落地。

随着新基建提上日程,四川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重要阵地,2019年四川省数字经济总量超1.4万亿元,增长15%左右,占全省GDP比重超过30%。2020年1月,中央也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四川是否能迎来新一把梳子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在艾诚看来,疫情之后的四川将通过新基建的赋能,成为中国现代经济体系的中的一个重要“底座”,这里面也必然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比如这次2020中国数字经济投融资云路演活动便是个很好的形式,筛选出了一批优质数字经济企业,也更好地展示了四川数字经济的特色。”

艾诚认为四川有良好的数字生态基础,在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的领域都有大量优质的人才储备;其次,四川本地高校资源也非常丰富,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先天的优势;最重要的是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1”就是数字经济。

而对于2020年,四川也定下了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超2万亿元的目标,想要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特别是针对原有的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又该如何让自身产能更上一层楼呢?

“以前数字经济领域的机会更偏向于模式创新,那时的创业者都是一群年轻人,他们开发的创新往往基于对特定场景的想象,市场需求不确定,所以创业的失败率很高。”艾诚表示,而今天的数字经济越来越偏向于硬科技为主,比如四川的企业很多都是有经验的科技创业者,有着高校或者研究所的成熟技术,来进行技术转化,因此研发的过程和市场需求都是确定的,只要做好产品的市场化落地,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

艾诚建议这些有强大科研能力的创始人,应多从商业应用出发,更有同理心地理解客户及其心理变化,俯下身去倾听、满足客户需求, “长板决定公司估值,短板决定公司生死”艾诚认为,只有把好技术变成好产品,回归商业的本质,这样才能真正迈入创新创业的江湖。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苑东生物拟募资11.61亿元。

2020-06-1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