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面条厂造飞机,堪比空中老头乐,无证、无牌、无命生还
山东邹平的一家面条厂里,空气中弥漫着面粉的微尘。而在堆积如山的挂面箱旁,赫然停放着几架尚未组装完成的飞行器。
央视财经曝光,面条厂里可以定制飞机 | 央视财经截图
这魔幻的一幕,被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曝光,让网络上充满了“高手在民间”的赞叹,甚至有人忙不迭地跑去股市里押注低空经济。
还有更多人在问,飞机制造这么高大上的事儿,咋就让一个面条厂给办了?它真办得了吗?
为什么切面条的机器能造飞机?
从工业制造的角度看,这事儿其实一点都不玄乎。
机械加工,是一个堪称古老的行业,石器时代的文物上的加工痕迹,依然会让当今的机械从业者们会心一笑,现代人与原始人同行之间的理解,跨越万年光阴。
当然需要澄清一个误区:压面条的机器,是造不出飞机的。
这家被曝光的面条厂,准确的说,不是一家食品厂,而应该称之为“一家目前主要生产面条机器的工厂”,是一家“拥有切削加工能力的机械厂”。
对于一台车床来说,切削一根面条机的滚轴,和切削一根简易飞机的起落架,动作本质上是一样的。只要有图纸、有材料,拥有车铣刨磨镗的基础能力,拥有焊接和基本的组装能力,造出一个能飞的金属壳子,并不是难事 。
面条机器厂里造“飞机”所用的机床 | 财经调查截图
更何况,这一切背靠的是中国深不可测的工业能力 。在如今的中国,你几乎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任何你想要的工业标准件。当通用的机床加工能力,遇上无所不包的供应链,造飞机的门槛就被物理性地“抹平”了。
但这正是最危险的地方。厂里的师傅们觉得有钱不赚没道理,大众觉得这是民间智慧的胜利。他们都混淆了一个致命的概念:造出一个能飞起来的金属机器,和造出一架能确保安全的飞行器,中间隔着整个人类工业文明。
飞在天上的“老头乐”
如果要给这些面条厂飞机一个准确的定位,它们就是天空版的“老头乐”。
正如地上的“老头乐”是用低廉的钢管拼凑出汽车的模样,不仅没有安全气囊,甚至连防撞梁都是装饰;这些“飞机”也是用民用级的标准去挑战航空级的工况。
这一点,在“心脏”问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规的航空发动机动辄几十万,而为了省钱,这些作坊通常使用的是汽车拆车件,甚至是摩托车发动机。
连发动机都用的是二手的 | 财经调查截图
都是内燃机,为什么摩托车发动机就不能上天?
区别在于工况。
你开摩托车上路,发动机只需输出20%到30%的功率,像个慢跑者。但飞机不同,它在起飞和爬升阶段必须100%满负荷输出,即便巡航也要保持在75%以上的高功率。把汽车或者摩托车发动机搬上天,相当于让一个短跑运动员去跑马拉松,并且全程保持百米冲刺的速度。
在这种极限工况下,汽车或者摩托车发动机的散热系统、曲轴强度根本无法承受,极易在空中“停机”。在公路上停机,那叫抛锚,在几百米的高空,那是要命。
两米之上的生命红线
大家可以猜一下,我国高空作业的标准,是几米高。答案是 2米。超过2米,就是存在危险的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安全防护。
而这些“手搓”飞机要把你带到几百米的高空,依靠的却是一台随时可能熄火的发动机,和一副从未经过验证的骨架 。
面条机器厂里制造的“飞机” | 财经调查截图
这就是“手搓飞机”与正规飞机的本质区别。
真正的航空制造业,在整个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倾注了难以估量的质量控制成本,无数的学者、设计师、工程师、工人都在和这个世界的混沌与熵增做着永不止息的斗争(也许近年来的波音除外)。
在那些隆隆作响的巨大风洞中,深夜仍灯火通明的设计研究所、强度计算所、试飞院、适航局里,在夜以继日永不停歇的零部件制造厂、复合材料厂、热表处理厂、大部段装配厂、总体装配厂里,在铸造,锻造,橡胶、高分子材料、液压,电子,发动机,仪器仪表,机载设备,制动材料等无数的专精的工厂里…… 四十万航空工业人和以百万计的相关从业者,一起支撑着这个伟大的行业。
在真正的航空器制造中,每一个零件,每一个子系统,每一个大部段,甚至整机,都经过了严苛的计算校核、模拟仿真、实机试验,甚至不惜代价,直接造出一架1:1的试验机,再将它暴力破坏来确定它的极限。
中国研制的运20静力试验机拉断瞬间 | 央视军事
而在面条机器厂里手搓的所谓“飞机”,那些没有算过强度的零件,没有探过伤的焊缝,没有仿真验证的结构,都是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这正是“面条厂手搓飞机”最核心的问题所在——它是脱离监管的商业化销售。
在自家后院捣鼓机械是探索精神,但没有生产许可,没有质量体系,把“三无”产品卖给没有飞行执照的人去“黑飞”,这就是在通过漏洞谋财害命。
所有的安全承诺都被简化成了老板的一话:“放心飞,质量没问题。”
这让人想起圈子里那个残酷的笑话:这种简易飞机的用户好评率很高——因为活下来的给了好评,没活下来的,默认好评 。
莱特兄弟不是“手搓党”的遮羞布
每当谈及风险,总有人搬出莱特兄弟:“祖师爷当年不也是在自行车铺里手搓飞机的吗?”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误读。莱特兄弟是那个时代拥有传说级想象力、敏锐严谨的头脑、出色力学基础、几乎全能的加工制造能力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六边形战士。
他们在没有路的时候,自建风洞,推导公式,从0到1开拓了人类的飞行史。最重要的是,当年没有成熟的航空体系,他们没有选择,只能拿命去博。
莱特兄弟1901年制造的风洞 | U.S. Air Force photo
后世的我们,只是祖师爷身后的追随者。在飞行器制造这条路上,我们比他们走得远些,但是是他们,开拓了这条路。
而今天的“手搓”者,是在人类已经建立了成熟、安全、严谨的航空体系之后,为了省钱,主动选择退回到百年前的原始状态。莱特兄弟是在做加法,试图把人类托举得更高;而三无飞机是在做减法,试图把安全底线拉得更低。
当我们在惊叹一个面条机器厂就能造出飞机时,我们真正该惊叹的,其实是我们国家那堪称“克苏鲁”般强大的全产业链工业能力。是这种深不可测的能力,让造飞机的门槛变得如此之低,低到让人忘记了敬畏。
但物理学从不讲情面。重力是宇宙中最公平的执法者。面条机器厂的机床确实能切削出飞机的形状,但它切不出安全,磨不出可靠。
玩具车在地上开一开就好了,不要开到天上去。生命没有第二次,请小心演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果壳”(ID:Guokr42),作者:点皙,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