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投资力量,致敬创业初心,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创新大会圆满落幕
11月22日,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创新大会暨厦门创融汇投资嘉年华在厦门举行。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本届创业营共吸引近300个硬科技项目报名,经过北京、苏州、广州、厦门四地路演选拔,最终36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涵盖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医疗、智能传感半导体、电子信息等前沿领域。本次活动吸引近百家投资机构、银行、担保机构、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及专业服务机构代表亲临现场,与来自全国的36个创业营硬科技团队高效对接。
“
硬科技项目集中亮相,机构高效对接
大会当天,活动外场的“科技创新项目展”提前点燃交流热情。展板前,各个创业团队与国内一线机构深入沟通,各项目负责人借助实物与图文展板,为投资人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详实的解读。从卫星通信芯片到新能源装备,从智能传感系统到生物医药与新材料,硬科技的落地潜力成为投资人关注焦点。
科技创新
项目展
“
多方寄语,共话创新生态建设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总工程师吴志伟登台致辞,大会正式开启。吴志伟表达了火炬高新区与创业者共同前行的信心与决心:“高新区始终与年轻人共同成长——从无到有、从零到一、从一到十。”他坦言,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是补齐区域创新短板的关键,并寄语创业者在产业变革中实现价值。“希望各位创业者把中国梦、创业梦、财富梦都践行起来,勇立潮头,在科技自强的道路上书写精彩篇章。”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总工程师 吴志伟
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陈运动在致辞中围绕“感谢、传承、祝福”三个关键词分享心声,他首先向厦门火炬高新区、各合作单位、投资机构、媒体及全体创业者致以诚挚感谢,并指出创业者才是今日真正的主角,是“嘉庚精神”在新时代最动人的注脚;关于“传承”,他勉励创业者将嘉庚先生的“诚毅”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肩负时代重任;最后,他送上殷切“祝福”,希望创业者们永葆锐气、开疆拓土,锤炼定力、坚守初心,胸怀大局、行稳致远。
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 陈运动
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厦门高新科创天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厦门高新投)董事长林志超重点介绍了平台积淀:本次创新大会既是创业营的收官之作,也是厦门创投圈一年一度的投融资盛会。2016年,厦门高新投发起“厦门创融汇”,如今已汇聚超500家服务机构、1100余位负责人,构建了全链路科技金融服务生态。林志超透露,高新区正加快建设3.5万平方米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核心区”,将于明年春节前后启用,并计划向优质硬科技项目提供免费或优惠场地支持。同时,配套的5亿元规模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将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提供从概念验证到规模量产的完整资金支持,在每个发展关键阶段提供对应的阶梯式资金解决方案。
厦门高新科创天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志超
“
观点分享:数字化赋能硬科技成长
主题分享环节,36氪研究院院长邹萍分享《中国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她指出,硬科技创业团队数字化不必追求一步到位,而应优先选择“小快轻准”的工具,在研发、生产或供应链等关键环节实现单点突破,进而实现全链路覆盖。她强调,成功的转型往往始于内部提效,逐步延伸至产业链协同;同时,选择匹配度高、交付及时的服务商也非常重要。
36氪研究院院长 邹萍
“
一分钟路演,高能对决评选出炉
项目路演将活动推向高潮。36个项目分为六组登台,每个项目需要在1分钟的时间内精准展示技术壁垒与商业模式。其中,多个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或获得头部客户订单,展现出较强的商业潜力和产业化能力。
现场项目路演精彩瞬间
路演结束后,来自厦门创融汇的投资人、行业专家们组成的评委团集中对项目的潜力进行打分评选,他们从技术创新性、市场前景、团队构成及现场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议。最终济南感知起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瓷聚力(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纯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最具成长潜力项目奖”,厦门火炬管委会双创处处长庄鹏为获奖企业颁奖。
获奖现场
“
歌声与互动,现场氛围持续升温
在严肃的路演与评审环节之间,大会还安排了轻松与激情的表演现场。由“厦门创融汇”多家投资成员组成的“创投乐队”惊喜登场,用三首串烧歌曲点燃现场。这些平日里严谨理性的投资人,此刻以表演向创业者致意。表演间隙,抽奖环节更是悬念迭起,每一次开奖都引来阵阵欢呼与掌声,将现场氛围推向又一个高潮。
现场精彩不断
活动尾声,温馨灯光下,全体营员与嘉宾一同起立,齐声高唱《你的答案》。 “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我能找到答案……”这句歌词恰如创业者心路的真实写照。歌声温暖而坚定,不仅是对本次活动主题的呼应,也传达着对创业者坚定前行的勇气与信念的敬意。
你的答案
在充满希望的旋律中,2025厦门大学火炬创业成长营创新大会圆满落下帷幕。而新的征程,也随着歌声正式启航。
正如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陈运动所言:“这把‘火炬’,为无数创业梦想照亮了前路。”创新大会虽已落幕,三十余支入营团队将继续加速成长。接下来,创业营将依托全国高校的人才储备及科研优势、厦门创融汇的服务生态,以及火炬高新区产业资源,持续联动多方资源,为项目提供系统性辅导与精准对接,切实推动硬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厦门高新投”,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