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挖来一位女将
备受关注的前DeepSeek研究员罗福莉正式宣布加入小米,就职于Xiaomi MiMo大模型团队。
她来自四川宜宾,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阿里达摩院、DeepSeek任职,被冠以“95后天才少女”之名。过去大半年,曾传出雷军以千万年薪招募罗福莉的消息。如今,谜底揭晓——雷军将她招入麾下。
来自四川,北大学姐,曾任职DeepSeek
罗福莉是位95后,高中就读于宜宾市第一中学。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保送到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继续深造。
崭露头角是2019年,尚在北大攻读硕士二年级的罗福莉,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会议ACL上一口气中标8篇论文,其中2篇为第一作者。“天才AI少女”的标签随之而来。
面对各种声音,罗福莉并不希望自己被神化,曾真诚又自信地回应道:“我认为自己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当然也可能有运气加持;关于我的工作价值,相信大家看了paper和code后会有判断……”
据红星新闻报道,硕士毕业那年,罗福莉通过“阿里星”入职阿里达摩院,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研究。阿里星是阿里巴巴面向全球顶尖青年科研人才推出的招募培养计划,类似于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无不是百里挑一。
在阿里达摩院,罗福莉担任机器智能实验室研究员,负责开发多语言预训练模型VECO,并推动AliceMind项目的开源工作。
转折出现在2022年,罗福莉离开阿里,进入量化对冲基金公司幻方量化。随后,她担任DeepSeek深度学习研究员,参与研发MoE大模型DeepSeek-V2。罗福莉曾撰文表示,“单论该模型的中文水平,是真实处在国内外闭源模型的第一梯队。”
2024年底,DeepSeek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紧接着,小米被曝以千万年薪挖角罗福莉的消息冲上热搜。意外走红后,罗福莉并未正面回应,只是在朋友圈发文称,希望安安静静做事。
沉寂大半年后,罗福莉的去向逐渐清晰。
今年10月,小米与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一篇论文中,罗福莉位列通讯作者。尽管论文没有标明她是否属于小米团队,但是作为论文主要负责人,小米和罗福莉显然已进行了深度合作。
如今尘埃落定。她在社交平台正式官宣:“智能终将从语言迈向物理世界。我正在Xiaomi MiMo,和一群富有创造力、才华横溢且真诚热爱的研究员,致力于构建这样的未来,全力奔赴我们心目中的AGI。”
雷军的新战场
至此,雷军又得一员AI大将。
小米布局人工智能由来已久。早在2016年,小米AI实验室宣告成立,初期主要为小爱音箱等IoT产品服务,研究方向涵盖视觉、声学、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和大模型等全栈技术领域。彼时,AI更多作为功能模块嵌入终端设备。
到了2023年,随着ChatGPT引爆全球大模型浪潮,小米成立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由曾任东芝(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微软小冰首席语音科学家的栾剑担任负责人。
彼时,雷军在年度演讲中提出小米的AI战略是轻量化+本地部署的思路,让用户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大模型的先进生产力,
直到今年4月,小米开源其首个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这是来自新成立不久的“小米大模型Core团队”的初步尝试。而从罗福莉社交平台发布的团队合影来看,现场约40人同框,可见小米或为MiMo组建了一支规模可观的研发队伍。
具体技术表现上,Xiaomi MiMo在数学推理(AIME 24-25)和代码竞赛(LiveCodeBench v5)测评中,仅用70亿参数就超越了OpenAI的闭源模型o1-mini和阿里Qwen的320亿参数开源模型QwQ-32B-Preview。
很快,小米又陆续开源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原生端到端语音大模型Xiaomi-MiMo-Audio等,并称后者是见证语音领域的 “GPT-3 时刻”。
投入的决心同样体现在真金白银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今年初的财报电话会上明确表示,AI是小米研发投入的核心方向之一。2025年小米将投入300亿元研发费用,有四分之一会投入AI领域。
“人工智能和芯片是小米非常重要的两个子战略。”此后卢伟冰进一步透露,将持续推动AI领域基座大模型研究,为业务服务。
对小米而言,押注AI已成为必选题。不论是手机、汽车还是loT生态,想要在日趋同质化的竞争中不掉队,自研大模型势在必行,才能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但这条路并不轻松——大模型投入重、变现难,赛道上已挤满巨头。不过雷军对此向来清醒,多次强调:“AI不是口号,而是必须落地的生产力。”
人工智能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如今关键角色就位,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王露,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