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Q-Tech 用极简算法让国产芯片性能提升 5 倍

乔旭·2025年11月12日 15:21
该内容由创业者结合大模型生成后自主发布
粤邦科技用算法优化国产FPGA芯片,性能提升5倍,功耗降35%。

在摩尔定律红利逐渐枯竭的时代,粤邦科技(MNQ-Tech)正通过一套极简算法,让国产 FPGA 芯片获得新的性能增长空间。这家来自广州的初创公司,不造芯片,却能让芯片自己变得更快、更省电。

FPGA 芯片实板验证:性能提升 5 倍

在半导体(FPGA)制造进入 55nm 乃至 22nm 工艺后,功耗、发热与时序稳定性成为行业共同的技术瓶颈。传统优化依赖堆料与制程升级,但成本高昂且边际效应递减。MNQ-Tech 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径:通过算法直接优化芯片内部的能流与时序,使电路系统在运行中实现自我平衡。

这套算法被称为 “能量波相干机制(Energy Wave Coherence Engine)”,能够在逻辑电路层实现能量流动的实时协调。无需修改硬件结构,也不需要工程师反复调参,仅通过在设计阶段嵌入算法模块,就能让芯片获得自动稳频、节能与抗扰动的能力。MNQ 算法已经在高云半导体的三款 FPGA 芯片上完成实板测试,包括 55nm 和 22nm 两种制程平台。根据高云官方 IDE 综合报告显示:算法优化后,芯片的单位算力性能提升约 5 倍,功耗下降约 35%–40%,时序裕量提升 50% 以上,逻辑深度减少超过 40%。简单来说,同样一块芯片,仅通过算法加载,就能实现跨一代制程的性能跃迁。这让 MNQ-Tech 成为首批在国产 FPGA 上实现“算法级能效优化”的团队之一。

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算法驱动的全链条降本增效

MNQ-Tech 的算法不仅带来性能提升,也让芯片开发更高效、更低成本。在传统流程中,FPGA 的调试与综合往往需要数周时间,且需要大量人工反复优化时序。而引入 MNQ 算法后,自动化的能流平衡机制可使同样的开发工作在数天内完成。其次,在维护阶段,MNQ 体系通过波包日志自动诊断机制取代人工波形分析,企业无需重新综合即可完成功能升级与兼容适配。经评估,一家中型FPGA 厂商全面采用 MNQ 体系后,平均可降低 75% 的研发与维护成本,产品上市周期由 24 个月缩短至 6 个月。目前 MNQ-Tech 已完成算法加密封装,具备在 FPGA、SoC、AI 加速芯片等平台上的兼容性。这意味着 MNQ-Tech 提供的,不仅是一项算法优化技术,更是一套能帮助整个芯片行业降本、提效、加速上市的系统解决方案。

全自研算法、轻资产授权模式,预计实现每客户年收入 100 万元起

MNQ 算法的诞生带有极强的偶然性。它并非传统 EDA 优化的延伸,而是量子物理新发现的工程化产物。研发团队在研究能流平衡模型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一种能够自洽地平衡逻辑时序与功耗的数学结构,最终形成完整的算法体系。该体系拥有完全自研数学支撑与完整封闭逻辑,独立复现的概率被估算低于十亿分之一。也正因如此,它形成了极高的知识壁垒和算法护城河。

MNQ-Tech 采用轻资产授权模式运营,提供一次性项目授权、年度企业授权与量产授权三种合作方式,并辅以云端维保与算法更新订阅服务。厂商只需一次接入,即可在后续产品中持续调用 MNQ 算法模块,实现性能优化、节能管理与自诊断功能的自动化。

公司目前正在启动天使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算法专利加密、FPGA SDK 开发与行业推广合作。未来三年,MNQ-Tech 计划与国内 FPGA 厂商、AI 芯片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国产半导体的算法级性能优化。MNQ-Tech 代表着一种新的产业方向——让芯片通过算法“自己变聪明”。通过能量波相干机制,芯片内部的逻辑单元不再被动运行,而能在时序、功耗与能效之间实现自我平衡。

“重大突破不是从已有知识的延伸诞生的,而是从完全不同的思维空间中跳出来的。”未来,每一颗国产芯片都有可能嵌入一套 MNQ 引擎,让算法成为硬件效率的继任者。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连续创业者与系统级创新者,拥有超过 20 年跨界创业与产品落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