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赛道的下一程:当确定性经营取代流量竞争

碧根果·2025年11月11日 10:25
双11里被点燃的宝藏新品牌们。

2025年的双11,健康行业成为最具热度的赛道之一。

从医用口罩到情绪营养,从抗痘护肤到轻养生饮品,健康产品的边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消费者对“专业功效”的需求不再停留在治疗,而是延伸至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医疗级功效的产品逻辑,开始以“降维打击”的姿态渗透消费市场。

与之呼应的,是健康行业的持续上扬。以天猫为例,据平台初步统计,健康赛道整体增速位于前列,新品牌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力军。

天猫健康营销中心负责人姜夏对36氪表示,“健康已经不只是‘吃药或治病’,而是融入‘吃喝玩乐’的生活方式。益生菌、燕窝、医用面膜、脱毛仪、彩瞳等商品,都在让健康渗透到更多日常场景中。”

健康,正在成为“吃喝玩乐”的前提与底色。

01. 健康消费走向精细化,新锐品牌们的新命题

健康行业的增长逻辑,有了内生性的变化。

过去几年,“养生”一度是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保温杯泡枸杞、熬夜后吃补肝片等等热点层出不穷。而现在,纯粹的经验分享和种草,并不能完全说服消费者。

天猫健康非药行业负责人奥钉认为,“过去健康消费更多靠概念驱动,市场上充斥着‘新成分’‘新功效’的口号。但现在消费者的判断更理性,他们会去看有没有实证数据、真实体验和长期效果。”

《2025中国消费者主动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进下,大众健康意识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管理”转变。反映到消费行为上,是主动性健康支出明显增加。健康行业的竞争,也因此从“谁能说得更动听”转向“谁能做得更确定”。

或者说,健康消费正进入一个“专业化与大众化融合”的阶段。而从平台视角出发,奥钉判断现在依旧存在增长给予。“当健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真正的增长机会来自那些能用科学方式服务日常需求的品牌。”

在这一逻辑下,健康行业出现了两大趋势:

其一,从广谱走向精准。

传统的“大众养生”让位于“精准健康”。品牌聚焦抗痘、助眠、控糖、情绪管理等高频细分场景,通过专业成分和功效验证构筑信任壁垒。

其二,从功效走向体验。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好用”,而是期待“有感”。他们希望健康产品能在外观、气味、触感、食感乃至使用仪式感上提供情绪满足。或者说,用户追求的不仅是有效,更是“能感知”的效果与场景。

而从消费群体看,年轻女性成为健康行业的增长核心。姜夏对此总结为“投资自身健康,成了消费驱动力”。这群消费者的普遍特质,是既重视功能效果,也在意品牌调性与生活方式,

从供需关系角度出发,需求升级,呼吁着供给革新。越来越多的新锐品牌以“科学+场景”的方式切入市场,用科研基因、体验设计和内容表达满足这代人的“专业化日常”需求。

也正因此,今年双11期间,天猫健康成为新品牌集中爆发的赛道。从功能食品、情绪营养到医用级护肤、轻器械护理,一批新品牌凭借差异化创新与专业力迅速崭露头角,构成了天猫健康行业的内生增长力量。

02. 看到机会的人,更需要助力

健康行业的机会,正被越来越多的品牌看到,但要真正抓住增长曲线,并不容易。

大健康领域品类繁复。精准健康、功能食品、医用美护等细分市场的门槛高、竞争快、更新周期短,品牌既要有研发能力,又要懂用户沟通,还要能承受短期转化的压力。对于刚完成“0→1”验证的新品牌而言,如何从爆品到品牌、从阶段性爆发到长期经营,是一道更难的命题。

天猫新消费负责人卜卜认为,健康消费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供需两端共同成熟的结果。其对36氪表示“过去新品牌只想着上新品、打爆款;现在,大家更看重复购和品牌心智。平台做的,就是让新品牌在起跑阶段就具备长期经营的能力。

这也是天猫“宝藏新品牌”IP和天猫健康行业携手的某种初衷。

针对处于1–10阶段的新品牌,天猫宝藏新品牌在今年双11期间,从会员拉新、种草追投、货品共创、明星营销等多个环节带去系统化举措,助力品牌完成跨越。

效果,也显而易见。一部分新品牌,的确在健康领域崭露头角。

  • Swisse Me:让轻养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功能食品赛道并不缺玩家,却长期被一个难题困扰:健康产品太“严肃”,年轻人不愿坚持。营养品的形象始终难逃“吞胶囊”“喝苦水”的刻板印象。Swisse Me诞生之初,团队想做的正是打破这一行业共识。

Swisse Me的团队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作为Swisse斯维诗旗下的年轻子品牌,他们发现90后、00后并非抵触健康本身,只是反感说教式的健康灌输。“年轻人要的不是‘补什么’,而是‘怎么让自己舒服点’。”品牌团队这样总结。

于是,他们决定颠覆吃益生菌的方式。今年4月,Swisse Me与天猫宝藏新品牌IP合作推出“口香益生菌微泡片”,第一次让益生菌以“能嚼、能玩、能分享”的形式出现在社交场景里。上线首日,这款新品一举登上益生菌类目榜首,活动全周期全域曝光超1亿次,品牌销量实现三位数增长。

而在双11,团队又推出“泡泡柠茶”全新口味,并参与淘客佣金膨胀计划与淘金币补贴,合作“超级新品增长计划”等。在明星代言人助力下,这一口味贡献了系列50%以上的销售 。

“平台的支持让我们从流量起量,走到了用户资产沉淀。年轻人开始主动在天猫搜Swisse Me,这对新品牌来说,比单场销量更有价值。”品牌团队说。

在这场由“痛点”倒逼的创新里,Swisse Me用一颗小小的益生菌,重新定义了健康的质地:它不再是服从,而是一种被年轻人乐意参与的生活方式。

  • 芙清:从临床走向日常的“医研共创”

对许多从医学端起家的品牌而言,真正的挑战不是研发,而是沟通。

芙清长期深耕医学祛痘领域,与全国300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其核心成分“抗菌肽”具备大量临床数据,是医生工具箱里的“标准选项” 。

但当它想走进日常消费市场时,专业语言反而成了阻力。“修复皮肤屏障”“临床验证”太过抽象,用户听不懂,也不共情。

“我们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医院里的故事讲给C端听。”品牌团队回忆。

天猫宝藏新品牌IP的介入,为芙清打开了转译的路径。平台帮助品牌将“医学语言”重新组织为“用户语言”:把“治疗”改写成“分阶段管理痘痘肌”,把“数据”转化为“看得见的改善”。天猫还联合达人共创出“痘痘管理四阶段+场景疗法”体系,让内容更贴近真实体验 。

今年双11,芙清旗舰店的前期蓄水效率创历史新高,活动周期内会员蓄水玩法转化金额同比去年提升了近30%。

“宝藏新品牌帮我们在‘专业’和‘通俗’之间,找到一种被理解的方式。”品牌团队说。

从医院到家庭,芙清学会了讲“人”的故事,也让专业更有温度。

  • 真不二:让“送健康”成为新消费心智

在健康消费的细分赛道里,真不二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当多数品牌还在强调功效时,它选择从“心意”出发。团队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为长辈、伴侣、朋友购买健康产品,“健康”正从个人关怀变成一种情感表达。“我们观察到,‘送健康’正在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品牌团队说 。

围绕这一洞察,真不二提出“礼遇心智”概念:让健康从自我关怀,变成一种可分享、可表达的情感语言。

品牌在产品层面进行了彻底的“礼盒化”设计,把中式养生用品做得更轻、更美观:比如售价200元左右的养生坐垫礼盒、药枕礼盒,不再只是传统功能品,而成了可以直接送礼的生活好物。结果令人意外:即便定价远高于同类白牌产品,复购率却高出两倍。

这种“反常识”的成功,离不开天猫的共创机制。

在宝藏新品牌IP的扶持下,真不二获得礼赠场景重点资源和达人矩阵曝光,并携手艺术家常玉推出联名系列,让“健康礼物”有了设计与审美表达 。品牌礼赠类目销量因此同比翻倍增长,88VIP用户占比显著上升 。

“用户愿意为确定性价值买单。比如买枕头是为了每晚八小时的安稳感投资。”品牌团队总结。而真不二让健康从理性选择变成温度传递,也让“礼物”有了新的意义。

不难发现,这些品牌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具备差异化的产品与思考,但在品牌跃迁的关键点需要平台提供的系统助推力。

“天猫的角色,不止是平台,而是品牌成长的合伙人。我们希望品牌跑得快,也能跑得远。”姜夏说。

对于新锐品牌而言,完成0到1的突破后,想要实现1到10阶段的积累,就必须思考如何与借力,与平台协同完成品牌维度的质变。而链接新品牌和平台的纽带之一,就是宝藏新品牌IP。卜卜表示:“天猫宝藏新品牌帮助品牌找到节奏、找准语言、形成锚定。品牌自己能跑得快,我们帮它跑得远。”

在天猫体系内,新品牌的增长正从“爆发式”转向“结构化”:专业是起点,经营才是护城河。

03. 越是细分,越有机会

越是细分的需求,越藏着结构性机会。

随着健康场景的持续分化,越来越多品牌在小切口中挖掘“大市场”:防晒与医学结合,益生菌与情绪管理结合,睡眠场景延伸出香氛与智能硬件……这背后代表的是行业从“单品竞争”向“系统共生”的演进。

“健康行业的增长不再来自单一爆款,而是由品牌生态共振驱动。只有当科研机构、供应链、达人内容、平台数据形成闭环时,增长才具备确定性。”姜夏表示。

这种确定性,也正是宝藏新品牌机制存在的意义。它让一个个垂而新的品牌,从“单点突破”成长为具备长期竞争力的行业变量。

在天猫的体系中,健康品牌不只是参与者,更是共建者。平台通过消费洞察报告、趋势数据和场景共创,反向驱动品牌研发,帮助它们在女性健康、情绪健康、家庭健康等新赛道提前布局。

例如今年大促,情绪健康相关商品(助眠、减压、体重管理)销量同比大增;滋补品食品化趋势明显,古方玉灵膏、即食阿胶黄芪口服液成为黑马;医用敷料、脱毛仪、彩瞳等产品进入“美丽健康一体化”的新阶段。

健康消费的浪潮仍在继续。

正如天猫健康非药行业负责人奥钉在采访中所说:“健康的本质,是一种持续的关怀。平台能做的,是让这种关怀更科学、更确定,也更长久。”

而关怀的对象,不止是消费者,也是商家。当行业回归理性、品牌回归价值,这条通往未来的路,才刚刚开始。

+1
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