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祛眼袋,海淀求嫩肤:中外科技老哥都在偷偷卷颜值

量子位·2025年11月07日 15:07
写代码不如打肉毒

程序员的「35岁焦虑」……原来不分国界,环球同此凉热。

就在最近,一则来自加州和硅谷的医美爆料,揭开了这层不为人知的焦虑。

加州整形外科医生爆料:过去五年,来做医美的科技圈男性多了足足五倍!

而且重点是人群中大比例的是大厂中年男性程序员

为啥?

只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年轻有活力一点。

硅谷最新爆料

加州整形外科医生本·塔莱博士透露,过去五年,来自科技行业的求美者数量翻了五倍。

更出人意料的是,不止轻医美,科技老哥们对「拉皮」这类需要开刀的项目竟然也趋之若鹜

具体而言,科技行业男性要求进行面部拉皮的人数上涨约25%,眼睑提升术则更夸张,飙升了50%

不仅如此,旧金山整形外科医生蒂莫西·马滕博士发现,拉皮手术的受众正在年轻化:

过去,男士往往要等到六七十岁才会考虑拉皮,如今,四五十岁的客户就已经主动上门。

眼睑提升术也很受欢迎——俗称「去眼袋」,医生通过切口去除部分皮肤、脂肪或肌肉,能让眼部看起来更有精神。

相比拉皮,眼睑提升术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而且效果同样显著,因此相当受青睐。

大多数来自科技行业的男性客户都会做眼睑手术。

旧金山湾区外科医生阿曼·塞雷布拉基安博士如此说道。

说实话,刚看到这些数据时还有点纳闷儿,但看完老哥们术后的返图瞬间就理解了,这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啊……

咱就是说,谁能看出下图右边是60多岁的人的状态?妥妥一夜回春。

其实吧,硅谷的容貌焦虑不是一天两天了。

早在2014年,就有整形医生发现:前来就诊的科技从业者越来越多,而且年龄越来越小,甚至有二十几岁的客户。

十年过去,这股风不但没停,反而越刮越猛。

旧金山精神分析学家斯蒂芬·萨宾博士指出,他的男性科技从业者客户普遍担忧「衰老」。

而且老哥们的项目也越做越硬核:就连肉毒注射、超声刀、激光治疗都过时了,要动刀或者过程中需要局/全麻的「下颌线拉皮、颈部拉皮、局部吸脂」才是新潮流。

有一点得声明一下——

大多数老哥做医美不是为了变帅,而是……不想被人当作「老登」

是的你没有听错,许多科技老哥在做医美时,都会忍不住向医生吐苦水:

同事们不把自己当回事;管理层嫌自己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

美国知名科技人才招聘网站Dice的调查也印证了这种焦虑:在46到49岁的科技从业者中,有80%担心年龄会影响职业发展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硅谷的年龄歧视早就根深蒂固,受害者一抓就是一大把。

2019年,两百多名40岁以上的求职者,把谷歌告上了法庭。

他们控诉谷歌面试过程中常用「你不够谷歌范儿」「你可能融不进公司文化」这类话术,暗示他们太老了。

更离谱的是,就算拿到了offer,这种言语间的贬低也不会好转。

最终,法院判决谷歌向这两百多名40岁以上的求职者赔付了1100万美元的和解金。

在另一桩诉讼中,有员工指控谷歌管理层在私下称40岁以上的同事为「老家伙」。

关键这还不是什么不成文的潜规则,硅谷巨头们从一开始就定好了基调——扎克伯格在2007年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了下面这段话:

年轻人就是更聪明。

所以,在美国尤其是硅谷,「35岁焦虑」并不是像国内那样和「被优化」「找不到工作」强绑定的社会话题。

这里面更多地是存在一种隐性的中年焦虑:

35岁后,你面对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有天才的年轻人,还有那些同样资深但在某些领域更有名气、更有论文、更有开源项目影响力的工程师。

此外,硅谷公司文化偏年轻、快节奏、拼创意,很多35岁+工程师会感觉文化脱节。

那到了35岁,老哥们能怎么办?

身份证上的年龄肯定是改不了了。但如果能看起来年轻一点,应该也多多少少能让自己心理上好受点。

在此背景下,科技老哥们开始排着队去医美机构求助。

有医生打趣说,每到周五,医院就挤满了程序员,活像一场「硅谷联谊会」。

至于为什么是周五,原因也很简单——周五开完刀,周末两天刚好躺在家里恢复。

这样,周一进公司就能显得年轻了好几岁,当同事问起来,还能把变化归功于「去夏威夷度了次假」。

不过说来也挺心酸的,好不容易能有个周末不用加班,结果还得躺上冰冷的手术台……

全球皆「35岁」门槛

国内总有人调侃,互联网行业里「35岁是道坎」。

但这事可不只是中国特产。在旧金山,知名整形外科医生拉里·范的观察同样印证了这一点:

如果你看看 Facebook、苹果、谷歌……员工的平均年龄基本都在30岁左右。

不知从何时起,这似乎成了全球科技圈的默认共识——工龄一旦越过某个阈值,便会被公司视作「降本增效」的第一批候选人

放在任何行业里,这都显得反常。

一般来说,资历越深的员工掌握的隐性知识越多,很多业务甚至离不开他们,他们理应更受尊重。

但在硅谷,这套逻辑似乎并不成立。

科技行业属于创新密集型领域,技术更迭极快,公司要么主动颠覆自己,要么等着被别人颠覆。在这样的环境里,过去的经验和积累往往很快就失去价值。

这种情况下,老员工非但没有优势,反而要花更多时间去补新知识——学习成本高、最后还不一定能有好效果。

与此同时,员工的薪资往往会随着工龄上涨,这更让企业坚定了出售这批「闲置资产」的决心。

进入AI时代,这场史无前例的技术革命对知识迭代频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老员工置于了更不利的境地。

除此之外,随着华尔街热钱不断出炉,再加上AI模糊了行业边界,几乎所有领域的顶尖人才都在涌向这条赛道。

可以说,如今这个行业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业务能力强的人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

随着竞争愈演愈烈,科技公司在考量候选人时,自然不再只看专业能力。年龄、外貌、甚至MBTI,通通成了HR翻阅简历时微妙的筛选条件。

更现实的是,就算各方面条件都过硬,身体也未必扛得住。

AI时代的科技行业甚至脱离了996的范畴,002正在成为新的行业共识。

如果你「不幸」处于这个赛道,很抱歉,这意味着每周七天时刻待命待命,从睁眼一直干到闭眼,只有周末可以休息两小时。

根据《华尔街日报》,在硅谷几家最大的AI实验室中,顶尖研究员和高管的平均工时高达每周80到100小时

事实上,一些AI公司甚至在招聘启事里直接写明:

如果你没有做好每周工作70小时的准备,请勿申请。

老员工自己撑不住这种变态节奏也就罢了,雪上加霜的是,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Z世代普遍还更愿意加班。

太卷了,太卷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龄不再是象征着资历的勋章,反而成了科技从业者的阿喀琉斯之踵

既然大厂待不下去,去初创公司打工总可以吧——这也是不少被裁老员工过去的选择。

可惜,现在这条路也越来越难走了。

有目共睹的是,AI的普及大幅降低了创业门槛,市面上20岁出头的创始人比比皆是。

出于文化契合度的考虑,这些年轻的创业团队往往也更愿意招同龄人。

如今,科技公司就像一座巨大的熔炉——外层,不断有管理层通过「资源重组」投进的新员工;炉心,则是那些被长时间的高温与压力反复锻造、最终化作铁水流出的老员工。

One More Thing

硅谷的科技老哥们已经开始在颜值上「内卷」了,不知道国内大厂的老哥小哥们是个什么情况?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量子位也在几家北京科技互联网大厂附近跑了一圈——

从万柳到知春路,再到西二旗,周边都有那么四五家医美机构。

结果发现,医生们的反馈与硅谷的趋势基本一致,近几年做医美的男性客户确实越来越多。

也基本都是为周边大厂而设的。

在万柳一家医美机构,前台的工作人员没有迟疑:

我们这儿好多男性客户都是XX的(宇宙厂)!一般都是老婆带着一起来的。

西二旗的一位整形医生也补充道:

IT行业做医美的男生特别多,尤其是XX(铁厂)。

不过目前多数男性顾客的医美需求仍以轻医美为主。

其中最受欢迎的项目当属 「光子嫩肤」

不用动刀,不用麻药,只使用强脉冲光照射皮肤,达到提亮肤色、收缩毛孔一类的作用。

医生介绍,这种疗法几乎是「万金油」,对多种皮肤问题都有改善作用。

整个治疗过程大约只需要半小时,无创、恢复快、并且效果立竿见影,因此颇受男性客户青睐。

在我们询问的这几个区域内,光子嫩肤的价格一般为1680元/次,或5999元/6次疗程。

除此之外,肉毒杆菌注射也很流行

这个是破皮注入肌肉,使其暂时放松,从而达到除皱、瘦脸、瘦肩、瘦小腿等效果。

以常见的「去抬头纹」为例,一般需注射约50个单位,价格在600元左右。

当被问到有没有四五十岁的互联网从业者来做拉皮手术时,医生们几乎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纷纷表示这个年纪还用不着做这么激进的项目。

看来,虽然国内大厂常被吐槽「35岁门槛」,但年龄焦虑还远没到硅谷那种全民紧绷的程度。

那为什么这几年,国内科技老哥们的医美需求也突然飙升?

在与多位整形医生交流后,量子位大概找到了答案——

让自己看起来年轻点…..这样,更容易找到对象。

参考链接:

[1]https://www.wsj.com/tech/ai/ai-race-tech-workers-schedule-1ea9a116

[2]https://www.wsj.com/style/fashion/why-tech-bros-are-getting-face-lifts-now-94278bb7

[3]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17088/silicons-valleys-brutal-ageism?utm_source=chatgpt.com

[4]https://www.cbsnews.com/sanfrancisco/news/silicon-valley-ageism-cosmetic-botox-plastic-surger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作者:Jay ,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强化学习之父Sutton加入ExperienceFlow,主张AI从经验中学习。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