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揽胜、杭州湾库里南、浙江迈巴赫……它们名字为何都带“9”?
小鹏 X9增程版、智己LS9、零跑D19……近期 新车市场,不断有名字中带“9”的产品 发布。
“新能源车喜欢用数字命名,去年都用7,今年被9包围了。”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
据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车企发布了10款名字带有“9”的新车,数量是2024年全年之和,其中9月就有5款车。在年底前,至少还有3款9系车将发布。
为何扎堆发布?
聚焦车企今年下半年发布的9系车定位,所有车型属于各品牌高端旗舰车型,软件和硬件配置代表了该品牌目前的最高水平。
比如11月6日发布的小鹏X9增程版,其作为小鹏首款增程产品,支持800伏高压和5C超快充,首发集成安全气囊的零重力座椅,还首发搭载小鹏汽车的三排电动三折叠功能。
智己汽车联席CEO则在4日的智己LS9预售发布会上表示,智己LS9汇集了上汽集团70余年的造车底蕴,是集团尖端技术的集大成者。
今年下半年推出的9系新车信息 中新经纬龚宸芫制表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看来,推出“9”字辈旗舰车型是车企品牌向上的重要策略。通过展示顶级技术与产品力,提升品牌整体形象与价值,吸引追求高端体验的消费者。
“多个品牌集中推出‘9’字辈车型时,易形成市场示范效应。消费者可能因从众心理或对市场趋势的跟随,认为‘9’字辈车型是主流选择,从而增加购买决策的确定性。”章弘分析道。
从级别来看,今年下半年以来发布的9系车集中在大型车及中大型车领域。如智己LS9是一款大型SUV,小鹏X9增程版是一款中大型MPV。
从车企发布节奏来看,大部分主流车企先发布了中大型(中型)的7系车,再发布大型(中大型)的9系车。比如极氪在2023年底发布极氪007,定位中型车;在2025年9月发布极氪9X,定位大型车。
资料图中新经纬摄
“在车企利润缩减背景下,发力高端大型车是车企提升品牌形象、寻求利润突破口的重要方向,但并非唯一选择。因配置高、技术复杂,高端大型车单价普遍较高,毛利率通常比普通车型高出10个百分点到15个百分点,车企可通过高单价和高毛利缓解利润压力。”章弘补充道。
“陆家嘴揽胜、杭州湾库里南”……合适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9系车代表了车企当下技术最高水平,集高端配置于一体,但定价远低于对标的传统豪华车。
从价格分布带来看,今年下半年发布的9系车价格区间集中在20万~50万元。甚至部分车型价格走上了亲民路线,在20万元以下主流市场竞争。
“大部分9系车上市价格都低于产品定义时的价格,比如原本定义40万到50万元的产品,一年后上市时价格会下调到30万到40万元。根本原因在于新能源车有较强的科技属性。”J.D.Power中国区数据洞察总经理王甡表示。
章弘则认为,中国车企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整合,实现了同级别配置下更低的价格,这体现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成熟度和成本控制能力,是技术积累与规模化生产的成果。不过,9系车扎堆上市也反映了车企对高端市场的争夺,部分车型因定位模糊或配置过剩导致销量不佳。
从价格细分市场表现来看,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4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销量为3.49万辆,同比下滑20.4%,该级别燃油车销量为4.08万辆,同比下滑6%。今年前9个月,该价格区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滑20.2%,燃油车下滑1.5%。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9系车也被网友称为传统豪华车的平替版本,比如智己LS9是“陆家嘴揽胜”,极氪9X是“杭州湾库里南”,零跑D19是“浙江迈巴赫”……也有部分车企高管在相关产品发布会声称车型全面对标上百万传统豪车。
社交平台截图
业内人士认为,需理性看待这一说法。章弘认为,从正面意义来讲,上述说法体现了中国品牌以高性价比提供高端体验的能力,满足消费者对豪华的向往。当然也要看到潜在问题,若过度强调对标,可能忽视自身品牌特色和用户真实需求,陷入配置堆砌而非价值创造。
“我不建议这样比较。两者消费群体并不完全一致。车企做营销时,需要讲清楚产品给用户带来的实际价值。”王甡说。
9系车增多,未来进场的新车又该朝哪些方向发力?
对此,章弘表示,众多车企集中涌入,多数月销在3000辆以下,终端折扣普遍超过万元,反映出市场已接近饱和。多数9系车主打大空间、豪华配置、智能科技等相似卖点,消费者对同质化产品的审美疲劳逐渐显现,购车时更关注品牌口碑、服务体验和基础功能的实用性。
章弘建议后来者,需采取“差异化+精细化”策略,如集中资源突破一项核心技术(智能座舱交互体验、高效节能动力系统等),打造差异化优势。
谈及未来市场竞争,王甡表示:“发动机和变速箱可能会重新介入新能源9系车领域。新势力在机械硬件层面没有太多技术储备,中国传统车企具备一定技术优势,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龚宸芫,编辑:李晓萱,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