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的楼市寒潮或将进入尾声
近日看了一个报道,从2020年开始,5 年内,全球近50个海外经济体以本币计价几乎全部录得名义房价上涨,平均累计涨幅在 30% 以上。
而近一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平均房价增速在 5% 以上,主要原因就是全球通胀,被动推高了房价。
在这其中,涨势排名第一的是日本,一年内房价暴涨了 20%,就连租金都飙升了 8% 以上。我看了一眼,东京核心区新房均价高达 1.5 亿日元,折合人民币接近 700 万元,新房平均面积是 65 平方,算下来,达到 9-10 万/平米。东京核心区如港区,2025 年新建公寓每平米大概在 20 万每平米左右。
即使是郊区,房价最便宜也在 4.2-7.1 万/平米左右。日本房价涨的是真的夸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一年内暴涨的趋势?总共分为三大原因。
第一个是日元贬值严重,而东京租金回报率又在 5% 左右,那么日本房产就具有了天然稳定的避险属性,相当于 5% 左右的理财。这吸引了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资本前来避险。
全球 1% 的富人手握重金成为东京核心资产的主要竞标者,对房屋进行重新定价,也让日本房子跟本土工薪阶层彻底脱钩。
第二个原因是极其夸张的低利率环境。
日本靠国债和低利率,把社会经济推向复苏通道。但是近乎 0 利率的贷款福利,也成为家庭财富的分割线。有钱人可以随便贷款,随便借钱,随便买房。而日本经济一直处于通胀状态,只要通胀率高于利率,就意味着债务可以被持续稀释,0 利率也变成了负利率。
也就是说,在这种环境下,只要借到钱,就算盈利。只有有能力贷款,那么就可以靠杠杆在房地产市场中获利,于是炒房又成了通往财富的高速列车。
第三个原因,在于东京极其稀缺的土地供应。
东京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发完毕,老房子一大堆,新房屈指可数。而国内的精英阶层,又需要升级住房需求,所以当刚性需求撞上稀缺土地供应,价格飙升就是必然结果了。
这三个因素环环相扣,难以破解,而且还形成了自我强化的闭环,推动房价持续上涨。但这一轮房价上涨跟 93 年完全不一样,没有人会说日本房价有泡沫,而是都默认为这是一种新常态。
然而事实上,日本大多数年轻人都被这波房价上涨浪潮,甩了出来。
根据最新报道,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正在上演,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缩小规模”,搬往更远的埼玉、千叶县,这些被迫远离都市核心的居民,每天花费数小时通勤,只为换取一个还能负担的住所。
而真正的东京,则被国内外的高净值人群所占领。本质上完成了财富的迭代和人口属性的“腾笼换鸟”。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看到了戏剧化的一幕,但很难出手解决。今年虽然出台了限售政策,但也只是要求购房者 5 年内不得转卖,甚至就连外资炒房的资本利得税,都没有施行。
为啥呢?
因为日本经济正属于反弹期,需要全球资本支持,这时候如果出台重磅政策,就会吓跑外来资金。而日本目前处于人口出生率低迷的状态,正需要外来高净值人口的加入,共推国力向上。
换句话说,刚从通缩环境走出来的日本,对大量全球资本青睐,实在是难以拒绝,只能默认为财富贫富差距被房地产持续拉开。
最后再讲讲日本房地产市场,对我们的启示。日本房地产之所以爆火,是因为经济通胀、外来购买力涌入、低利率环境和土地资源稀缺。这就是未来决定房价是否反弹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上,我们正在结束通缩,转向慢通胀。预计美联储在12月第二轮降息后,年关左右,我们会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打开货币阀门,全力加速进入通胀周期。
通胀周期下,人们的债务会被动稀释,而收入会慢慢增长,这都是我们之前经历过的。而且一旦中国通胀匹配全球通胀趋势,那么大量的产能会输出到全球,全球购买力涌入,会助推经济进行实质性反弹。
这种支撑性,决定了我们的通胀不是虚无的,而是有实体经济支撑的,比较健康。
量化宽松之后,利率还会普降。
这段时间很多人问 LPR 利率为啥不降啊。不用着急,利率是一定会降的,LPR 如果维持几个月不动,很可能接下来就在憋大招,在其他层面进行下降。
因为只有利率降低,才能盘活市场流动性,只有流动性充沛,信贷火热,才能助推经济繁荣。
但在降利率之前,会进行大规模的反内卷,清退垃圾产能,这就是当下全国正在做的事情。
那么经济通胀和低利率都是未来趋势,那么接下来就要看土地的稀缺性和外来购买力的量级。也就是说,未来国内哪个城市,土地是稀缺的,谁的房价更有上涨的潜力,目前已知一线城市核心区已经全部开发结束,部分头部二线城市的核心地区也基本无地可用。
而在外来购买力端,日本是由外国人带动的,而我们则是由城市以外的人口,比如长三角的有钱人去上海杭州买房,大湾区的有钱人去深广买房,北方去北京,西部去成都,华中去武汉等等。
只要利率足够低,经济有反弹的预期,国内的高净值人群,还会义无反顾携带资产,到核心区抄底。这是全球各国都逃离不了的经济规律。
而届时,一二线城市,也会同步加速“腾笼换鸟”以及社会财富差距的再一次拉大,这也是必然的趋势结果。
事实上,这一切已经在发生了。
当大多数人体感较差,觉得经济还在低位徘徊的时候,头部的高净值人群已经率先看到了未来趋势,提前入场。2025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20个核心城市总价 1000 万元以上商品住宅合计成交 2.1 万套,同比大增21%,显著高于百城新房同期 5% 的增幅。
其中,4 个一线城市千万级豪宅成交达 1.6 万套,同比增长 15%。上海最夸张,1000 万以上商品房,前三季度成交了近万套,占全国 11 个重点城市总成交套数的36.12%,5000万以上共成交 674 套,占全国 11 个重点城市同类产品近 8 成。
“金九银十”期间,9月21日,上海金陵华庭二期销售额达 98.43 亿元,当日售罄;中建・玖上琅宸首期推出 140 套房源,当日也实现售罄。10 月 18 日,黄浦区均价高达 21 万元 / 平方米的 “高福云境” 项目,不到一天时间,面积最大的 25 套 600 平方米户型率先售罄。
9 月份上海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 5.6%,涨幅位居全国之首;环比上涨 0.3%,与杭州并列第一。前 9 个月,上海的新房价格均值同比上涨 5.8%,同样领涨全国。
这意味着,资本回来了。上海是外资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精英集聚的主要捞金地之一,已经在新的趋势中,率先与日本东京对齐。
接下来就是深圳、北京、广州等等,像南山、海淀等龙头科技产业区,房价会率先复苏。
不出意外,明年小阳春是二线城市,之后就是三四线头部城市,尤其是是沿海能兑现产业红利的地区。一层一层向外蔓延。当然主战场还是会不断向上聚集。
国内科技产业爆发,以及接下来的放水大动作,其实没有啥利空会遏制房地产复苏走势。所以有房一族,不必担心,五年的寒潮大概率要进入尾声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子木聊房”,作者:子木,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