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预警,一个百亿私募大佬对AI时代的冷峻思考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11月07日 09:48
激进投资者将失去超额

正当上证指数反复试探4000点,市场情绪跃跃欲试之际,一个知名的百亿私募机构发表了前所未有的“谨慎观点”。

他说:我发现最近身边很多朋友在疯狂学习。学习AI的知识,算力的知识,存储的知识等等。

怎么说呢,我始终觉得人生的一大遗憾就是,在应该努力的时候选择了放弃,而在应该放弃的时候又选择了努力。投资可能也是如此。激进策略的超额大概率接近尾声了。”

这位百亿级私募掌门人就是夏俊杰。他是行业里的“价值派”,也是过去几年,中长期业绩最好的主动私募机构之一。

他的这个举动,让人想起了投资大佬杨东在2007年牛市顶部的那次惊人的“良心之语”。

这次,范式会再次重演么?

01

部分板块已埋伏“泡沫”

仁桥私募创始人夏俊杰罕见发声,直指当前市场里的部分热门资产埋伏着一轮“泡沫”。

这句话一出,引发了不少圈内人侧目。

仔细观察,这位百亿私募掌门人并非笼统地否定整个市场,而是瞄准了一个熟悉的周期性现象——特定板块的“结构性泡沫”。

他用历史坐标做比照,指出过去二十五年里,市场经历过多次类似场景:

“当我们面对这场由AI引领的持续的科技泡沫,当前无论是在市值、DCF估值、累积涨幅以及资金参与度方面,它与历史上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2015年的“互联网+”、2020年的茅指数、2021年的新能源大时代并没有本质区别。”

02

“人心”使然

在夏俊杰的叙述里,所谓“泡沫”也并非完全贬义,而是群体心理与预期放大的自然阶段。

他进一步指出:“今日所有的喜悦、亢奋亦或沮丧、痛苦,这一切的情感,大概率都只因我们身处泡沫之中罢了。”

03

基金策略告别“超额”?

作为擅长低估值投资的基金经理,夏俊杰的预判还进一步给部分投资人“泼了冷水”。

他在文章中给出了一个更现实的判断:目前一种风靡市场的主流策略,正在接近尾声。

他的观察角度很生活化。

“我发现最近身边很多朋友在疯狂学习。学习AI的知识,算力的知识,存储的知识等等······我始终觉得人生的一大遗憾就是,在应该努力的时候选择了放弃,而在应该放弃的时候又选择了努力。·····激进策略的超额大概率接近尾声了。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所谓激进策略,就是过去几年市场上极其主流的赛道打法。集中押注一个“行业成长故事”,用流动性推升共识,通过抱团实现估值扩张。这套逻辑在上一轮行情(2019年-2021年初)极为高效,从消费茅到新能源,无数资金与情绪踩准节拍。

04

“预警”不乏先例

夏俊杰之所以给出上述关于“泡沫”的提示,与他自身一贯坚持的投资风格密切相关。

他长期专注于低估值资产,偏好在情绪不高、关注度不强的地方寻找估值洼地与安全边际。这种投资风格下,他的基金客户除了零售端高净值群体,亦有可观的机构投资者的配置资金。

不难理解:当市场热点狂飙、资金集中蜂拥时,这种类型的基金经理“直觉”上会拉高警惕。

与夏俊杰类似,另一位百亿级私募掌门人、宁泉资产创始人杨东,也曾在热潮正盛时发出过类似“预警”。

杨东曾担任兴全基金首任总经理,2018年创立宁泉资产后,行事一直低调克制。但在2021年1月,他的一段内部沟通信流传出来,引发广泛讨论。

那个时点,赛道投资情绪几乎轰鸣:新能源产业链成为资本追逐的绝对中心,热门板块日成交额频频破百亿元,新的市值龙头不断诞生,市场对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乐观情绪达到了顶点。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杨东写下了那段如今颇具辨识度的判断:

“现在不是投资光伏、锂电、电动汽车的股票的好时机了,(宁泉资产)已经逐步退出新能源相关的股票,因为目前的性价比对投资者已经很不友好······大多数被爆炒的新能源股票恐怕未来只能以股价的大幅下跌来消化估值了。”

彼时的这番表态之所以格外刺眼,是因为杨东此前就多次在指数高点时期“劝退“投资者”,并因此被贴上“高点清醒者”的标签。

其观点一出,立刻引发行业震动,很多人将其当作赛道行情的情绪分水岭之一。

事实上,回看当年,新能源赛道之所以得到大量资金“驻足”,背后有明确的产业逻辑:政策加持、需求爆发、技术演进与产业链国产化配套。

彼时杨东发出的提示——或许是其离场前的“自证清白”——难免显得“扫兴”。

正因为如此,才尤其值得对照当下。

回到当下的AI热潮中,谁能分辨“长期趋势”与“短期拥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资本深潜号”,作者:郑孝杰,编辑:袁畅,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iPhone Air,适合作为主力机吗?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