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Phone更容易被诈骗,谷歌新调查有点扎心
安卓人,再一次遥遥领先!
安卓诈骗防护,领先iPhone
10月30日,谷歌发布博文称,他们联合YouGov在美国、印度、巴西调查超5000名用户,针对安卓与苹果系统的短信诈骗防护能力做了对比,结果显示安卓大幅领先iPhone。
具体来看,调查前一周内未收到任何诈骗短信的安卓用户,比iOS用户多58%;iOS用户报告每周收到三条及以上诈骗短信的可能性,比安卓用户高65%。
此外,安卓用户中认为设备防诈骗保护“非常有效”或“极其有效”的比例,比iOS用户高20%。
报告进一步强调谷歌自家Pixel设备的安全性优势:Pixel用户未收到任何诈骗短信的可能性,比iPhone用户高96%。
谷歌还委托另外两家专业机构开展更细致的调查,评估安卓与苹果的AI驱动反诈骗保护功能,覆盖电子邮件、消息、电话、浏览、屏幕共享等九个维度。
结果显示,安卓系统的AI保护涵盖了所有方面,iOS仅两个。
另外一家安全公司LeviathanSecurityGroup,则直接对四台手机的33项安全功能进行对比测试。
四台设备中,iPhone17Pro搭载iOS系统,其余GalaxyZFold7、谷歌Pixel10Pro、Razr+2025均为安卓机型。
该公司将Pixel10Pro列为默认诈骗防护能力最强的设备,得分31分;GalaxyZFold7与Razr+2025均得20分;iPhone17Pro最低,仅23.25分。
苹果人又一次输给了安卓人!
研究不太严谨,差异真实存在
不过,细心的朋友肯定注意到了,这个调查在很多方面不是特别严谨。
比如它主要是让用户去回忆,依靠的是主观感受,并没有对收到的短信进行分析,准确性存在很大误差。
另外,谷歌也没有提供这些样本用户的具体数量及地区分布。
如果是在美国调查的,那边使用iPhone用户更多,更容易受到诈骗;而在中日韩等地区,使用安卓机的用户更多,对安卓系统的满意度自然会更高一些。
而且,这份报告很明显地强调了谷歌自家Pixel设备相对于苹果的优势,属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了。
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国内不少苹果用户表示确实有这方面的困扰。
比如有人常收到澳门新葡京赌博短信,还有更离谱的,像伪装成明星、说你涉嫌诈骗的短信,“虽然一眼假,但是很破坏心情。”
不过心大的朋友,还会反过来给骗子推广自家的茶叶。
科小编上一部手机是iPhone14,每天总要收到十几条,收到的诈骗短信和上面这些用户差不多,没法一键屏蔽,只能一个个拉黑。
如果开启“过滤未知发件人”,还会错过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而换上安卓机后,不少朋友和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诈骗短信变少了。
骗子偏爱苹果人的背后
那么这到底是为啥呢?
很简单,主要是iOS和安卓系统的通信设计不同。
iOS的iMessage服务是诈骗短信的重灾区。这种苹果专属的信息服务不仅免费,还采用端到端加密,连苹果自己都没法读取内容,无法提前过滤诈骗信息。
而且骗子群发iMessage几乎零成本,还能通过已读回执确认用户是否存在,精准筛选目标。
另外,iOS早期不开放系统级拦截权限,后来虽然慢慢放开,也只允许第三方应用提供简单规则,不能读取短信内容,没法深入判断是否为诈骗。
反观安卓,大部分用户用的是传统短信,而且系统是开放的,能够与电信运营商深度合作,在短信到达手机前就拦截可疑信息。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AI,这在谷歌报告中也被重点提及。
iOS的AI拦截依赖设备端CoreML模型,训练数据有限,且仅能处理未知发件人短信,对已回复联系人无效,对新型诈骗的识别能力弱很多。
而安卓系统的本地化AI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完善,比如vivo的橘子系统就提供“智能云拦截”和“本地拦截”两种模式,云拦截通过网络连接进行更广泛的识别,效果优于本地模式。
因此,从技术原理上来看,安卓用户遇到的诈骗次数确实比较少,苹果用户成了骗子的重点关照对象。
最后,临近双十一,想必大伙儿应该也收到不少推销短信,光靠系统和AI可能都拦不完,在下分享一些拦截的提示词,放心食用:
退订、旗舰店、福利、红包、年终、双11、618、流量提醒、大促、周年庆、拼多多、中国移动、京东、天猫、游戏、手游、兼职、赚钱、网易严选、优惠、淘宝、回TD、立减、退订、旗舰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科技每日推送”(ID:apptoday),作者:黄婉宜,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