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助力解决企业出海痛点,寻求天使轮融资
36 氪获悉,专注中小企业出海的 “香港城”(关联中山港华网络)正寻求天使轮融资。此前其获国创融投 200 万元种子轮,资金用于市场拓展,含搭建客户对接网络、跨境服务试点及区域品牌建设;此次天使轮拟强化技术研发与团队建设,投入智能出海流程系统开发、合规预警模块升级及组建贸易政策解读团队,助力企业破出海困境。
香港城融资渠道具独特优势:关联香港本地公司持香港证监会基金牌照,可开展基金招股融资,面向机构及专业投资者募集,资金定向支持合作企业出海,同时为投资者带来与企业成长绑定的收益,相较传统方式更拓宽资金来源、提升资金匹配效率。
此外,内地运营主体中山港华同步启动股权融资,通过引入此类投资者,香港城不仅能获得资金补充,更能整合投资方的产业资源,为中小企业出海搭建 “资金 + 资源” 的双重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出海服务链条。
解中小企业出海痛,香港城凭港建高效体系
当前中小企业出海服务市场痛点显著:中间环节繁杂导致效率低下,从产品报关、跨境物流到海外清关,往往需要对接多个服务商,流程周期长达数周;合规成本居高不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税收法规差异大,企业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合规要求,稍有不慎还可能面临罚款;资源分散难以整合,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海外市场调研能力、本地化营销渠道及跨境金融支持,而多数服务商因缺乏对国际贸易规则与地方政策的深度理解,无法提供端到端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而香港城的核心价值,正是针对这些痛点发力 —— 其由中山港华网络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海鹰牵头创立,依托香港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区位优势及税收政策,为中小企业搭建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出海解决方案体系。借助香港的自由港政策,中小企业通过香港城出口产品可享受更低的关税税率、更简化的报关流程;同时,香港城整合了香港本地的物流、金融、法律资源,能为企业提供 “报关 - 物流 - 结算 - 合规咨询” 一站式服务,大幅缩短出海流程周期,降低综合成本。
香港城双支撑+增值服务,强化出海服务生态
香港城以两大核心支撑为基础,叠加投资者差异化增值服务,强化生态吸引力。
其一为独特开放合伙模式:邀请各行业品牌商、投资方以创业合伙人身份参与,通过资源整合降低单一企业资金与运营风险,破解 “资源分散” 难题 —— 品牌商合伙人可共享海外渠道与合规服务,投资方合伙人能参与平台收益分红。针对高净值人群,还提供 “投资 + 香港身份” 增值服务:依托香港优秀人才计划等政策,联合移民咨询机构与律所,提供资质评估、材料准备等一站式申请协助。香港身份可带来国际教育、优质医疗、全球资产配置等优势,既提升投资附加值,也为香港城引入优质资本,形成 “投资 - 资源 - 服务” 良性循环。
其二是专业团队配置:技术团队成员拥有 10 年以上系统开发经验,多来自跨境电商与物流科技企业,可开发智能流程管理系统(如 “智能合规检测系统”),实时更新贸易政策、预警合规风险;运营与市场团队具备房地产营销背景,能挖掘企业需求,定制个性化方案(如为电子企业对接海外电商、为家居企业搭建展会渠道)。
此外,创始人李海鹰提供核心支撑:早年移民香港,近 30 年两地生活工作经验,拥有 20 余年企业管理软件与国际贸易经验,曾主导中小企业跨境数字化转型,能带领团队把握政策动态,助企业规避合规风险、降低政策理解成本,实现 “跨境贸易更轻、更稳、更可持续”。
出海需求旺服务缺!香港城融资加码筑三方共赢
李海鹰强调:“我们不是简单的信息撮合方,而是通过香港的区位与制度优势,实实在在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出海门槛。” 随着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中小企业出海需求持续释放 ——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 年我国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出口额同比增长 23%,但仍有超 60% 的中小企业表示面临出海服务不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香港城凭借 “香港资源 + 内地市场” 的差异化打法,以及 “挣钱与值钱并行” 的合伙机制,正尝试以制度优势驱动、合伙生态赋能的路径,为跨境企业服务领域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此次寻求天使轮融资,叠加香港公司的基金招股融资与中山公司的股权融资,将进一步推动平台技术迭代、市场覆盖扩容及团队能力升级:在技术上,计划投入 50% 的资金用于 AI 驱动的出海服务系统研发,实现客户需求智能匹配、海外市场动态实时分析;在市场上,将拓展东南亚、欧洲等重点出海区域,建立本地化服务站点;在团队上,计划引进 10 余名具备国际商法、跨境金融背景的专业人才,完善服务体系。
未来,香港城还将深化 “投资 + 服务 + 身份” 的生态模式,一方面通过基金招股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出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借助高净值人群的资源与香港身份优势,搭建更广阔的跨境合作网络,最终形成 “中小企业出海有保障、投资者收益有回报、平台生态有活力” 的三方共赢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