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尖子生”不好当

光子星球·2025年10月22日 21:08
蔚小理,已不在同一个“考场”
理想汽车
已上市北京市2015-07
智能新能源汽车研发商
我要联系

走出了MEGA阴影,但理想汽车依然流年不利。

从i8发布起,理想的股价下行拐点开始出现,体现了市场对其纯电车型的盈利前景,以及短期竞争压力的担忧。

i6的发布并未如同预期一样为理想注入“强心针”,尽管这款低调发布的车型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国庆时,理想汽车第三产品线负责人李昕旸表示i6今年的产能已全部售罄,这意味着i6手握订单量或许已经大幅超过5万台。

据悉,理想此前为i6预备的保守产能是4.5~5万台,此后这一数据调整至6.8万台,包括9月排产的7000台,而10~12月的规划产能分别是1.3万台、2.3万台、2.5万台。

但这并不足以抵消L系列增程产品下滑的影响。i6超预期成绩与股价的“背离”,意味着理想的转型阵痛还远未结束。

从去年底开始,走出泥潭的小鹏股价接连上涨,在港股市场取得了接近4倍的涨幅;即便是依然身陷亏损的蔚来,股价也在前几月开启了“狂飙”模式,涨幅接近3倍。

相比之下,理想的股价表现则完全对不起领先的市场表现——作为早早实现了百亿年利润的“尖子生”,理想如今正面临更为苛刻的估值标准,其已经无法像小鹏蔚来那样讲述“困境反转”的预期,市场更为看重的是利润结构与增长“双兑现”的质量。

增程的历史使命结束了?

L系列增程车型颓势渐显,是理想当下窘境的核心原因。

从6月份开始,理想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销量同比大幅下滑,且呈现出跌幅逐步扩大的趋势,其中7、8月同比降幅分别为39.7%和40.7%。尽管9月份这一数据略微回升至-36.8%,但这并不是回暖的拐点,更多得益于i8已在该月开启全面交付。

这是理想的“非战之过”,尽管L系列车型仍然是增程市场的领跑者,但今年以来整个增程市场已经出现明确的拐点。

早期理想在坚持增程路线时,曾被广泛质疑“脱了裤子放屁”,但此后增程的表现打了不少人的脸。据乘联会等发布的数据,增程式电动车在2023年和2024年的同比销量增长率分别为181%和78.7%,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而到了今年,尽管增程依然保持着上涨,但幅度已经远低于纯电,7月和8月更是已经同比下滑11.4%、9.5%。8月份理想整体销量不足3万台,已经被蔚来(含乐道、萤火虫)超过;9月份理想同样被蔚来超过,连续2个月掉出新势力TOP5位置。

理想销量下滑来自于内外多个方面的因素,其内部处于转型阶段的产品节奏调整周期,外部则来自问界等强力对手对市场份额的持续侵蚀,以及整个增程赛道不可阻挡的下行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增程作为纯电的“过渡”产品,已经成功完成了历史使命,尽管今年还有不少车企以“大电池+小油箱”的革新,来进一步拓展增程的市场,但未来其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小众细分市场。

核心原因首先是纯电技术的发展,包括电池密度与超充技术的快速进步等,当前市场的主流纯电车型基本续航都在500公里以上,且10~20分钟的超充即可完成超过300公里的补能,这让“里程焦虑”不再是用户广泛担忧的因素。其次是政策的影响,上海等多个城市开始取消插混和增程车的免费绿牌资格。

这正是理想在纯电赛道“急迫感”的由来,很难说L系列的畅销周期还能持续多久,要保证增长质量,必须要逐步转型纯电,哪怕牺牲掉一部分短期利润。

一波三折的纯电之路

MEGA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重生”,理想本应在纯电之路上走地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但i系列错过了一年,可能也错过了最佳窗口期。

在大六座纯电市场,i8只能说生不逢时,一面是被“背水一战”的乐道L90以低价+换电先一步定向狙击,一面则被问界M8纯电版和特斯拉Model YL夹击。

从市场口碑来看,i8继承了理想一贯以来的品质和调校,但这并未很好反映在销量上。而市场的快速变化显然打乱了理想的节奏,i8上市近一周,就紧急宣布统一配置版本,将此前的三个版本简化为一个,并将冰箱、VLA等配置从选配改为标配。

9月底上市的i6被视作理想今年最重要的一款走量产品,为此李想不惜打破此前“理想汽车不会请明星代言,我们更相信产品自己说话”的说法,选择易烊千玺成为了品牌代言人。其目的也在于进一步拓宽用户群体,在家庭用户的基本盘之外,首次将目标明确指向年轻人。

从整个i6的发布节奏和配置定价策略来看,体现出了一个更为成熟且自信的理想。这款产品直接跳过了预售阶段,发布即上市。而在充分吸取i8教训后,i6全系只有一款车型,标配空悬、冰箱和VLA,且在首销期内直减1万元,价格不足24万元。

可以说,i6已经展现了理想足够的诚意。发布当晚,理想汽车美股盘前一度涨超5%,随后一路走低,收盘跌幅达5.6%,这与i8上市时如出一辙——i8发布当晚,理想汽车美股盘前涨6%,收盘跌幅超6%。

i6的价格看起来似乎出现了“两头不讨好”的情况,对于不少观望的用户来说,这个价格还不够“爆”,不像乐道L90那么有诱惑力;而对于长期关注理想的投资者来说,这个价格有些“以价换量”的妥协。

很显然,市场并未将两款纯电新品的发布视作利好,这来源于对毛利和产品内耗的担忧。为了应对市场竞争,i6毛利率显著低于增程系列,李想也承认i6是“所有车型中毛利率最低的”。有投资者测算,即便月销1.5万台,按单车净利3万元计算,i6全年仅贡献54亿元利润增量,难以抵消L系列可能的下滑。

因此理想在资本市场的失速,本质是短期财务指标与长期战略目标的冲突体现,市场更关注的不是销量绝对值的增长,而是纯电产品对整体利润率的影响——这是“尖子生”理想的烦恼,但不是小鹏和蔚来现阶段需要去考虑的事情。

从当前的情况看,理想依然对于i8和i6秉持着“慢热”的态度,如同MEGA一样,理想希望这两款产品也能通过口碑发酵逐步起量,这主要源于对产品能力的绝对自信。

结语

增程接近腰斩,纯电没有如同预想中的大爆,但理想并没有显得急躁。一方面是产能还得一步一步爬升,另一方面慢热策略也需要更多时间来进行验证。

虽然已经可以预见,理想的三季报大概率会非常难看,但这种阵痛是纯电路线的必要代价——早期吃足了增程红利的理想,需要“补交”纯电的学费。

目前i6已在逐步起势。有相关人士表示,i6是理想热度攀升最快的的产品,内部消息是i6销量已经超过了当年L9第一次上市,包括理想的交付、售后等员工也在集体抢购i6。

在用户口碑方面,不少试驾者对i6的空间表现、操控性、智驾能力给出了正向评价。包括在上市时普遍存在的“外观太丑”声音,如今也逐渐被“越看越顺眼”所取代。

对于理想而言,今年是相当重要的“大考”之年,也是增程红利退潮后必须要跨过的一个门槛。如果i6和i8能够按照李想预想一样实现稳定“慢热”增长,理想未来在资本市场将仍然不缺好故事可讲;而如果纯电产品的增量不足以收复增程“失地”的话,那么理想或许只能指望AI赛道更早产出成绩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guangzi0088”(ID:TMTweb),作者:胥植,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细微之处,看见未来

报道的项目

理想汽车
我要联系
智能新能源汽车研发商

下一篇

如今的手机要与电竞扯上关系,性能和功能就缺一不可。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