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解决群体游协作痛点,「齐旅」寻求种子轮融资
36氪获悉,以“AI+协作”切入群体旅行市场的初创项目「齐旅」(TravelRoute)已正式启动,并寻求500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 本轮融资计划出让15%股权,资金将主要用于未来18个月的核心团队组建、产品正式上线及市场拓展。
直击痛点:“协作熵增”下的群体旅行困境
在万亿级的旅游市场中,一道“协作壁垒”长期困扰着群体出游的参与者:行前规划七嘴八舌、意见难统一;行程中账目混乱、信息不同步;行后复盘困难、体验大打折扣。这种因协作效率低下导致的混乱和体验下降,被「齐旅」创始人黄志鹏定义为群体旅行中的“协作熵增”。
「齐旅」认为,这种混乱直接抑制了团队在目的地进行更深度、更高价值的消费探索,是制约文旅消费升级的核心瓶颈之一。瞄准行业“协作效率低、信息不对称、体验差”的核心痛点,「齐旅」以自研AI技术为引擎,搭建覆盖行前、行中、行后全链路的“一体化协作指挥中心”,正试图掀起一场群体旅行的效率革命。
AI赋能:从“信息聚合”到“智能指挥”
与市面上简单的攻略或记账工具不同,「齐旅」的核心逻辑,是将无序的沟通转化为结构化的协作流程,让AI成为团队的“智能总指挥”。其技术壁垒由自研AI调度框架、独有中文旅行知识图谱及产品与洞察无缝闭环的创始团队构成。
技术层面: 「齐旅」自研了“多AI融合与调度框架”,通过智能的任务解构与模型调度,能让现有AI大模型在旅游垂直领域发挥出更强潜力。同时,通过用户的UGC(用户生成内容)和协作行为,平台正在构建一个独有的、结构化的中文旅行知识图谱,这是其未来训练更强大垂类模型、赋能产业的战略基石。
产品层面: 核心是独创的“共享交互式路线”。AI规划引擎可根据团队成员偏好,快速生成专业路书;平台集成的实时讨论、投票决策、智能共享账本等功能,将微信群内的繁杂聊天记录,转化为高效、有序、可追溯的协作指令,彻底解决“听谁的”、“钱怎么算”等难题。
Z世代蓝海市场与“C2B”商业路径
据预测,2025年群体旅游在全球总旅游市场的份额预计将达到31%,相较于2023年已实现翻倍增长。而Z世代正成为旅游消费主力,他们对数字化、社交化协作体验的需求为「齐旅」提供了明确市场切入点。
「齐旅」设计了一条从C端到B端的清晰商业路径:
第一阶段(1-2年):建立网络效应。 通过推出“旅行搭子卡”等独特的社交化增值服务,完成初步商业模式验证。
第二阶段(3年后):实现产业赋能。 在拥有庞大用户和数据基础上,启动面向酒店、景区等文旅企业的数据服务和精准营销业务,成为连接用户与产业的桥梁,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根据财务预测,在月成本维持在约75万人民币的情况下,项目预计在第10个月左右实现正向净现金流。 随着付费用户从初期的数百人增长至18个月后的7.2万人,月收入预计将从1.5万增长至超过500万人民币,展现出健康的盈利模型和增长潜力。
创始团队与发展蓝图
「齐旅」的核心团队兼具技术与产品洞察。创始人黄志鹏担任CEO兼首席产品架构师,主导了产品从0到1的核心架构与MVP开发;联合创始人李唯赫现担任首席产品官(CPO),凭借其旅游管理专业背景,负责产品的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
创始人黄志鹏表示:“我们创业的初心,源于一个真实且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坚信,技术最大的价值在于解决真实世界里的‘熵增’。‘齐旅’不仅是一个旅行APP,我们更希望它能成为新一代年轻人数字化协作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本轮融资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引进一名顶尖的CTO(首席技术官),以完善核心技术团队。 根据发展蓝图,公司计划在融资后6个月内完成CTO招募并正式上线产品;12个月内实现20万核心用户沉淀,并启动B端数据服务模式探索;18个月内确立区域市场领导地位,并启动A轮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