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辍学生廖创宾做时尚珠宝,想港股敲钟了
前不久,A股市值超百亿的时尚珠宝公司潮宏基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已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本次港股发行并上市的备案申请材料,并于近日获中国证监会接收。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公司创始人廖创宾是汕头人,高二未读完即辍学下海做生意,其非常重视设计,最终找到了潮宏基生态位。
为了打开增长点,廖创宾曾试图带领潮宏基弯道超车,搞多元化发展,但发展不顺无奈回归主业。
雷达财经注意到,公司此次港股IPO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国际化”,公司在招股书中透露,计划在2028年底前,在海外开设20家自营店。
力求港股上市的潮宏基,近年来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净利润不稳、毛利率下滑、存货高企等。
高中辍学生创立潮宏基,最新市值超百亿
资料显示,潮宏基的主营业务是高端时尚消费品的品牌运营管理和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时尚珠宝产品、传统黄金产品、时尚女包。
公司创始人廖创宾出生于1972年,汕头人。1989年,高二未读完的廖创宾选择退学下海做生意。
谈及退学原因,廖创宾表示:“在当时的潮汕农村,十八九岁的孩子若不外出赚钱,会遭人轻视。”
潮汕地区金银首饰手工艺历史悠久,其传统工艺以潮州金银錾刻技艺为核心,兼具独特技艺与文化价值。依靠当地婚嫁、礼俗对金饰的旺盛需求,形成了众多小型金饰作坊。
退学后,廖创宾跟随父亲廖木枝投身当地热门的黄金首饰批发零售行业。起初,廖氏父子仅充当“黄金掮客”,利用掌握的行业信息,在供需双方间赚取差价。
1993年前后,港资、台资黄金加工企业陆续涌现,他们的生产工艺更加先进,这种“黄金掮客”的模式,渐渐难以为继。
为了生存,廖氏父子承包了汕头工艺集团的黄金首饰加工车间,期望通过提升工艺来维持市场份额,但因市场竞争激烈,承包模式难以为继。
为了追求长久发展,廖创宾在1996年创立潮宏基公司。在当时大部分的同行都以黄金产品为主时,廖创宾则选择主打附加值更高的K金(即在黄金中加入其他金属以提升硬度)和镶嵌产品。
K金的强大可塑性为潮宏基带来了庞大的设计空间,为此潮宏基重金养了一支设计团队,并确定了“创意时尚珠宝”的定位,并利用东方美学国潮思路打造品牌溢价。彼时,周大生、周六福等都还没成立。
当时,内地珠宝行业开专柜的很少。潮宏基不仅学港资品牌在百货商场开专柜,不惜血本装修店面。此外,廖创宾还出资赞助珠宝首饰设计大赛。
廖创宾尤为重视设计。2003年,廖创宾去国外度蜜月的途中,为了面试设计师,还中途去了一趟香港。
在廖创宾的带领下,潮宏基与2010年1月成功在深交所挂牌,成为A股首家时尚珠宝上市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就时尚珠宝市场而言,按销售收益计算,潮宏基2024年在中国内地众多珠宝企业中名列第一,实现1.4%的市占率。
截至10月17日收盘,潮宏基最新市值128.2亿元。
毛利率连年下降,存货和应收账款持续增长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潮宏基也存在业绩隐忧。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潮宏基的营业收入由2021年的46.36亿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65.18亿元,期间增幅达40.6%。
虽然营收有所上涨,但公司归母净利润却由2021年的3.51亿元降至2024年的1.96亿元,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在逐年下滑。2021年,潮宏基的销售毛利率为33.39%,2022年降至30.18%,2023年进一步降至26.07%。而2024年,毛公司利率只剩下23.6%。
此外,据潮宏基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作为珠宝销售商,公司还面临着存货及应收账款连年增加的风险。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存货分别为22.06亿元、22.44亿元、26.03亿元;应收账款也从2022年的2.66亿元增加到了2024年的3.64亿元。
有财务人士指出,存货会占用资金,如果存货不能及时销售,将会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而应收账款若不能及时收回,一旦造成坏债,将对公司运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曾错失黄金发展机遇,收购“FION菲安妮”踩雷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至2019年黄金市场爆火,周大福,老凤祥靠着加盟扩张和促销活动而营收大涨时,潮宏基却因过于专注于K金和自营店,导致和头部品牌的差距越拉越大。
为了打开增长点,公司曾试图靠弯道超车,搞多元化发展。
在2012年至2014年,潮宏基花费约14亿元重金,分步收购了女包品牌“FION菲安妮”。
本次收购事项形成商誉11.63亿元元。公司自完成收购“FION菲安妮”品牌后,整体运营不达预期。公司于2018年度、2019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根据中介机构的评估结果进行减值测试,并分别计提了2.09亿元、1.52亿元、8066.35万元和3943.26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2024年,潮宏基计提“FION菲安妮”商誉减值准备1.77亿元,该项减值损失计入公司2024年度损益,相应减少公司2024年度利润,导致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相应减少1.77亿元。本次计提完成后,因收购菲安妮有限公司形成的商誉账面价值为5.06亿元。
2016年,潮宏基花3.92亿元拿下美容品牌思妍丽26%的股权,随后打算作价12.95亿元,收购剩余的74%股权,最终交易作罢。
潮宏基从2018年开始,关闭部分自营店,借力加盟商,加快扩张节奏。
2020年10月23日,潮宏基发布公告,拟以4.75亿元向上海安妍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售了子公司琢胜投资持有的思妍丽全部股权,此次交易旨在贯彻公司“聚焦主业”的战略方针。
截至2025年上半年,潮宏基加盟代理店已达1340家,报告期内净增68家,而自营店在报告期内减少了37家,仅剩下202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潮宏基计划赴港上市的前夕,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的东冠集团,在今年的6月份宣布,将于2025年6月27日至9月26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665.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9月30日,潮宏基披露了减持进展,其最终减持了888.49万股,套现金额达1.33亿元。
国际化能打开新增长点吗?
潮宏基谋划港股上市,始于今年5月。
今年5月20日,潮宏基在《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中透露,公司目前正筹划在香港联交所发行H股上市事项。
对于赴港上市目的,潮宏基称是为“进一步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
9月14日,潮宏基披露,公司已于2025年9月12日在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材料。
9月25日,公司宣布进一步委任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及广发证券(香港)经纪有限公司为整体协调人。而在此前,公司已委任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作为整体协调人。
在招股书中,潮宏基透露,募集资金将用于海外扩充、兴建新生产基地、在中国内地开设3家“CHJ·ZHEN臻”品牌旗舰店等。
招股书显示,2024年,潮宏基的珠宝业务首度落户海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于马来西亚、泰国(暹罗天地)及柬埔寨拥有四家海外珠宝店。
潮宏基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称,由于海外华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以及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全球市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珠宝偏好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亲和力。因此,潮宏基旨在进一步扩大海外销售网络,公司相信这将是最终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战略之举。
“尤其是,相信我们的自营店能让我们透过直接的客户互动,更深入了解客户的喜好、趋势及市场需求,且亦具备展示功能,吸纳海外加盟商加入我们的销售网络。”潮宏基称,
公司计划于2028年底前在海外开设20家自营店。
潮宏基国际化能够成功吗?对此,一些行业人士表示诸多难题待解。
目前,周大福等珠宝品牌已发力海外,作为后来者,潮宏基的海外知名度较低。此外,不同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存在差异,也增加了海外市场扩张的难度。
对于潮宏基港股IPO的后续进展,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达Finance”,作者:周慧,编辑:深海,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