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超百亿,叶国富又要IPO了
9月26日,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开启IPO之路。
这一动作不仅将这家诞生五年的潮玩品牌推向资本市场前台,更意味着创始人叶国富在曾在名创优品双重上市时许下的“三年内推动 TOP TOY 单独上市”的承诺,即将迎来兑现时刻。
TOP TOY的发展可回溯至2020年,作为名创优品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TOP TOY品牌正式推出,并开设了首家TOP TOY门店。次年,公司推出首款自有IP卷卷羊。
随着业务逐步成熟,TOP TOY 在产品与市场层面同步发力。2024年,TOP TOY推出首款自研搪胶毛绒系列。同年,公司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2025年,TOP TOY进军日本市场。
发展至今,TOP TOY已建立潮玩全产业链一体化平台,构建了一个由自有IP、授权IP及他牌IP协同驱动的多层次IP矩阵,以及一个由多样化产品矩阵构成的极具吸引力的潮玩世界。公司的产品矩阵涵盖手办、3D拼装模型及搪胶毛绒等,使其能够满足潮玩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并不断实现客户群体的延展。
来源:招股书截图
招股书显示,依托于开发自有IP、吸引知名IP合作的雄厚实力,TOP TOY已构建丰富多元的IP组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拥有17个自有IP及43个授权IP。截至2025年6月30日,TOP TOY经营着293家门店,其中包括38家直营门店、250家TOP TOY合伙人门店及5家代理门店。
业绩层面,2022年、2023年、2024年与2025年上半年,TOP TOY的收入分别为6.79亿元、14.61亿元、19.09亿元与13.6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38.3万元、2.12亿元、2.94亿元与1.80亿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TOP TOY 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潮玩产品销售,贡献了超九成的营收;此外,公司还有部分收入来自特许权使用、基于销售的管理和咨询服务等,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为业绩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来源:企业供图
2024年,TOP TOY于中国内地实现GMV人民币24亿元,其中自研产品收入占比接近50%,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为中国潮玩集合品牌中最高。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GMV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TOP TOY是中国增长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亦是年GMV突破人民币10亿元大关历时最短的中国潮玩品牌。
优异的业绩表现与行业地位,也吸引了资本的青睐。2025年7月,TOP TOY完成了与Temasek及其他独立投资者的A轮融资,融资总额约59.4百万美元,投后估值约13亿美元(相当于约102亿港元)。
IPO前,名创优品持股为86.9%,SunYW holding持股为3.9%,TOPTOY MANAGEMENT持股为3.7%,YXJ Holding持股为0.8%,淡马锡旗下Emei Investment持股为3.2%,淡马锡旗下True Light持股为0.8%,Oakwise持股为0.6%,谢国华通过Joint Creation Investment持股为0.2%。
回溯过往,早在2022年名创优品双重上市时,创始人叶国富就提出,“非常看好潮玩赛道,希望可以在三年内让TOP TOY实现单独上市。”如今,随着招股书的递交,这一目标已近在咫尺,而叶国富的消费版图也即将迎来新的里程碑。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TOP TOY选择此时上市,正赶上国内潮玩行业的发展红利期。作为行业龙头的泡泡玛特,近年来股价持续走高,2025 年8月总市值首次突破 4000 亿港元大关;业绩端同样表现亮眼,其 2025 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 138.8 亿元,同比增长 204.4%,经调整净利润 47.1 亿元,同比增长 362.8%,半年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已超 2024 年全年,充分印证了潮玩行业的增长潜力。
不仅如此,TOP TOY 的IPO还恰逢潮玩企业的 “赴港上市潮”。2025年1月,布鲁可已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同年5月,52TOYS也递交了招股书,拟登陆香港主板;加上此次 TOP TOY的加入,港股市场正逐步形成潮玩企业集群。这一趋势既为行业整体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意味着TOP TOY上市后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TOP TOY而言,上市只是新起点。未来,如何在 IP深度运营上持续突破,进一步提升自有IP的影响力与变现能力;如何加快海外市场渗透,在日益激烈的差异化竞争中巩固优势,避免陷入同质化泥潭,都是公司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图来源:猎云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作者:韩文静,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