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为达生物港股IPO:欲挑战司美格鲁肽,能否从减肥药红海中突围?
近日,先为达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先为达生物以GLP-1为核心靶点,核心产品埃诺格鲁肽注射液(XW003)预计2026年可商业化上市。
根据柳叶刀子刊的文章数据,埃诺格鲁肽的临床效果要优于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Step 1数据,这为埃诺格鲁肽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国内本土GLP-1市场已成为红海,先为达生物不仅要与海外巨头竞争,还要面对国内同行的挑战,以及资金层面的压力。
腾讯美团入股估值约50亿
先为达生物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
先为达生物的研发管线以GLP-1为核心,主要覆盖2型糖尿病、肥胖症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领域。公司核心产品是埃诺格鲁肽(XW003),已在中国就超重/肥胖与2型糖尿病两项适应症递交生物制品上市申请,预计最早在2026年实现商业化。
团队方面,先为达生物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潘海拥有超过20年的行业经验,曾在美国安进担任近9年的首席科学家,后在中国凯因科技负责研发活动。
先为达生物的首席科学吴心乐,拥有超过25年的行业经验,曾与潘海共同担任过安进的首席科学家,后在礼来中国和北京质肽生物担任首席科学家。
成立以来,先为达生物共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额22亿元。IPO前,公司估值为48.68亿元。
先为达生物的股东阵容中不乏知名机构。其中,腾讯投资合计持股12.83%;IDG 资本通过 Winner Delight(7.29%)与 Kingdom Team(2.52%)合计持股 9.81%;美团通过汉海信息持股9.6%。
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Step 1
先为达生物的核心产品是埃诺格鲁肽(XW003),是一款“全球首创的具有cAMP偏向性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
作为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LP-1受体在被激动剂激活后,会启动多条下游信号通路。传统的GLP-1激动剂通常会同时激活cAMP信号通路(被认为是产生降糖和减重等治疗效果的主要通路)和β-arrestin信号通路(可能与受体脱敏、内化及部分副作用有关)。
根据招股书,埃诺格鲁肽的核心作用机制是“偏向性”,能够选择性地激活cAMP信号通路,同时减少对β-arrestin的募集,从而降低受体内吞及脱敏,以维持更持久的药效。
根据先为达生物今年6月在柳叶刀子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的文章数据,中国664名超重或肥胖成人在治疗48周后,每周一次2.4 mg剂量组的受试者实现了15.4%的平均体重降幅,去除安慰剂效应后实际减重幅度达 15.1%,92.8% 的受试者体重降幅≥5%(临床有效标准)。
这组数据要优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Step 1临床数据。STEP 1临床数据显示,受试者每周一次皮下注射2.4 mg司美格鲁肽,在治疗68周后,为非糖尿病的肥胖或超重成人带来了14.9%的平均体重下降。
与司美格鲁肽相比,埃诺格鲁肽的减重效果更好,且时间更短,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GLP-1已成红海
近几年,减重领域是全球医药公司布局的主要方向之一。2024年全球减重适应症药物总额已达147亿美元,高盛预估全球减重市场有望在2030年突破千亿美元。
在减重这个赛道上,先为达生物不仅要跟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以及礼来的替尔泊肽竞争,更要与中国本土GLP-1产品竞争,而国内GLP-1已是一片红海。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五款GLP-1类产品同时获批减重和糖尿病适应症,包括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礼来的替尔泊肽、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以及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
有行业机构预测,到2029年国内可能会有多达16种新的GLP-1类减重药物上市。
在不具备先发优势的情况下,先为达生物的药效更显重要。
此外,创新药公司除了研发之外,筹集资金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目前,先为达生物正在开发埃诺格鲁肽的口服剂型产品XW004,正处于二期临床阶段。
今年1月,先为达生物已与英国Verdiva Bio达成协议,授予XW004等产品在除大中华区及韩国以外的全球独家开发与商业化权利,近70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交易总额超24亿美元。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先为达生物的资金压力。
财务业绩方面,由于尚无产品实现商业化,先为达生物还处于亏损阶段。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0元、0元、9107万元,分别亏损6.20亿元、4.86亿元、1.08亿元,两年半累计亏损超12亿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派财经官微”(ID:paicj314),作者:派财经,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