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OTA召回11万台SU7,我们能看到什么?

车云·2025年09月22日 19:20
智能汽车时代,软件已成为核心安全要素。

上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一则召回公告引发广泛关注,小米汽车宣布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共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根据召回公告,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时,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能力存在不足,若驾驶员未及时干预可能增加碰撞风险,构成安全隐患。”而和很多老牌消费者的传统认知不同,本次召回采用的方式则是这两年开始逐步正规、使用频次逐渐增加的OTA召回。

几个细节值得关注。

首先,本次召回的超11万台小米SU7车型均为标准版车型,未涉及SU7 Pro和Max车型,且据比例推算,这应该包含上市以来销售的所有标准版车型。

据此推断,本次基于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进行的OTA召回,主要是针对仅在小米SU7标准车型上使用的 Xiaomi Pilot Pro的升级更新——与之对应,SU7 Pro和Max车型使用的均为Xiaomi HAD。

在算力方面,标准版使用的还是一颗英伟达Orin芯片,算力仅为84TOPS。而SU7 Pro和Max车型使用的则是两颗英伟达Orin X芯片,总算力达到508TOPS。此外,SU7 Pro和Max车型也增配了禾赛的128线激光雷达。

另一个细节是,虽然明确从本次升级是起因为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但具体的升级原因更像是“软件升级”,而非“产品缺陷”,因此选择以OTA形式即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升级。

小米汽车对此回应,本次OTA升级召回意在进一步提升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包括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动态车速功能等,使得高速领航辅助功能通行更连贯。小米汽车永远把用户安全作为第一原则,虽然本次升级不需要物理更换任何零件,但仍按照召回的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

手机的OTA我们已经很熟悉了,车机针对车机体验功能的OTA目前也非常常见。而通过OTA作为远程升级技术更多用户还没有那么熟悉,为何OTA也可以算作是“汽车召回”?

其实,小米的这次OTA召回并不是个例。2024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3次,涉及车辆1123.7万辆。其中,汽车企业实施远程升级(OTA)召回19次,涉及车辆406.8万辆,比上年增长246.8%。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首次明确将OTA技术纳入召回监管体系,要求采用OTA方式消除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必须向监管部门备案。

当时,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136万辆,其中搭载OTA功能的车型占比约有23.7%,中高端车型更是将OTA升级作为核心配置。但当时行业普遍存在重视功能迭代、轻视安全监管的倾向。

于是,部分车企将软件缺陷修复包装成 “功能优化”,以常规OTA升级名义悄悄解决安全隐患,既未向监管部门报备,也未明确告知用户风险 —— 这种 “隐性召回” 不仅剥夺了用户的知情权,更让软件缺陷带来的安全风险处于失控状态。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20年的监管通知确立了“备案制”的核心原则,要求企业若通过OTA方式消除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必须在启动升级前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完整备案材料。

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涉及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OTA升级活动,应当按照准入管理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许可。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组织实施,进一步加强了OTA召回的监管。

从2020年的政策破冰,我国OTA召回监管政策不断进步。这种前瞻性布局,既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提供了安全边界,也通过规范OTA召回流程,让用户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获得更坚实的安全保障。尽管无需物理更换零件,小米仍严格遵循《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备案程序,这也是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OTA纳入召回监管后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智驾技术逐渐渗透到更多车型的今天,很多车企会为了抢技术时效和市场先机快速推出全新的智驾软件,而其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则留给未来以OTA形式逐步升级。

今年8月中旬,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就专门起草了《市场监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 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这份通知中明确提到了“严格执行OTA升级活动分类管理要求,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这也意味着,为了应对当前汽车市场的特殊环境和OTA下可以进行的多重升级,国家相关部门也会全力尽到监管义务,避免车企利用OTA可升级的思路,让不够可靠的产品流入市场。

智能汽车时代,软件已成为核心安全要素。传统硬件缺陷召回模式难以适应软件快速迭代特性,而OTA技术为缺陷修复提供了高效路径。这种无需更换硬件实现的快速迭代,既是对用户用车安全的负责,也大幅度降低升级成本,节省升级时间,汽车OTA升级是监管体系对软件升级可实现安全的认可。这种转变倒逼车企提升安全验证能力,建立更透明的用户沟通机制,正如小米汽车详细解释技术细节、强调安全优先原则,是赢得用户信任的关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云”(ID:cheyunwang),作者:QY,编辑:路知遥,36氪经授权发布。

+1
1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阿里到店业务,要靠高德+淘宝+支付宝三端联动再努力一下。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